位置:吾去愛 > 性情男人 >

如何解決家庭冷暴力:讓愛不在變冷

家庭“冷暴力”產生的主要原因

來源:小編整理2024-09-26 14:33作者:陳亮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家是愛的港灣,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人相結合更是一種緣分。家庭冷暴力是最傷感情的表現方式之一,但是在現在這個社會家庭冷暴力的增長率持續上升,那么該如何去維持夫妻之間的長期關系,避免冷暴力的持續?壞男人網為你解析。

當遇到家庭冷暴力了該怎么辦

一、家庭“冷暴力”產生的主要原因

家庭“冷暴力”的產生原因錯綜復雜,包括歷史、社會、經濟、文化、心理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具體講包括:

(一)歷史因素:

傳統男尊女卑、夫權至上與現代法制先行、男女平等意識的沖撞

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許多人為的差異,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性別的差異。性別差異伴隨著歷史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對兩性角色、兩性關系、兩性行為、兩性地位的社會刻板印象、社會規范和社會意識形態。將男人和女人的自然差異絕對化、本質化是性別傳統文化的一個突出表現,也是影響人們最深刻的觀念之一。因為傳統文化是依賴個人存在的,傳統性別文化通過性別角色社會化將兩性之間的性別差異灌輸給許多個體,使個體按照其要求來扮演不同的性別角色。歷史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中對家庭暴力、男性特質、女性特質、家庭的定義等傳統文化規范提供了一個適宜的家庭暴力社會環境,建構和影響了男性對女性的暴力。

現代文化對性別角色的重新定位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對男性和女性來說,同樣要經歷歷史性的角色變遷。對于那些受傳統的性別模式影響較深、男性意識較強的男性來說,他們將經歷一個由性別優越到性別壓抑的過渡期,出現傳統文化男尊女卑思想與現代文化男女平等意識的沖撞,傳統文化夫權至上與現代文化法制先行的矛盾,使得家庭暴力這一“古老”的行為發生了表現形式上的轉變,拳打腳踢的身體暴力轉向了冷淡、漠視、疏遠、挖苦等精神上的虐待。

(二)社會因素

1.獨生子女結婚率上升、核心家庭的增多導致家庭支持和救助系統弱化

隨著獨生子女結婚高潮的到來,獨生子女組建小家庭后往往更注重個人的發展和生活,以自我為中心、任性好強,不與家人溝通,極少關心他人。在解決夫妻矛盾時,他們往往缺乏調適夫妻關系的能力,誰也不愿意主動道歉、首先與對方說話,而更傾向于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家庭冷暴力的產生正是夫妻雙方缺少溝通的結果。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們追求獨立性欲望的增強,家庭結構呈現出由大變小,由復雜變簡單的過程。由三代人共同生活的主干家庭逐漸減少,而由一代人或兩代人組成的核心家庭逐漸增多。在傳統的幾世同堂的大家庭中,夫妻之間的矛盾能夠及時被家人發現并在家人的調解下及時化解,而現代核心家庭則缺乏這種調解和緩沖機制,當事人原本可尋求的家庭調和與救助體系相應弱化,在小夫妻產生矛盾時,誰也不愿退讓、不愿溝通,長時間對峙、僵持,常常使簡單問題演繹成復雜矛盾,小問題發展成大糾紛,結果愈演愈烈,直到無話可說產生家庭冷戰。

2.豐富的現代社會交往方式,凸顯了夫妻情感交流的相對匱乏

科技的進步,電腦網絡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QQ、飛信、微信等新的交往方式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改變著人自身,人與人之間通過網絡就可相互溝通。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習慣在網絡這個虛擬環境中去尋求解脫。所以,當夫妻之間出現問題時,更喜歡沉溺在網上和陌生人傾訴和溝通也不愿意和對方當面訴說,過去夫妻以家庭為中心的活動范圍被打破,男女雙方都在尋求一種突破家庭生活的個人身份,建立各自的社交網。建立在血緣關系之上的親屬頻繁往來的初級社會交往方式逐步轉向因業緣關系和興趣愛好而結成的新的社會交往網,交往范圍得到前所未有的擴展和延伸。

交往方式的變化使得家庭結構變得松散,業緣關系顯得更加緊密。人們投入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時間、精力逐漸增加,使得夫妻共處的時間縮減,感情溝通和信息交流的機會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夫妻的情感交流,為家庭冷暴力埋下了隱患。

(三)經濟因素:

夫妻雙方收入的變化,引發夫妻的家庭權力之爭

夫妻雙方的經濟收入狀況,直接影響了他們在家庭中地位,F代社會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獨立工作的比例越來越高,其經濟地位和家庭地位不斷上升,女性控制家庭主導權的欲望日益增強,這就與傳統的男性家長權威發生了沖突。這種矛盾和沖突常常表現為言語沖撞和精神對抗。

一方面,女性經濟地位的確立意味著傳統性別神話的解構,當代女性致力于建構男女平等對話的家庭互動模式,也迫使男性重新審視男女關系。然而,在傳統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下,不少男性還是難以完全擺脫大男子主義的觀念,甚至拼命想要維護自己正在失落的權威。當家庭糾紛發生、妻子不隨其意,有逆反情緒或反抗行為,男子便認為這破壞了自己的家庭權威形象,危及了自身的戶主地位,迫于法律的約束不能使用身體暴力的情況下,以漠視、疏離等方式作為懲罰手段來達到控制妻子、捍衛大丈夫“尊嚴”、重塑自己的家庭權威、鞏固自己家庭地位的目的。

另一方面,知識女性經濟上的獨立,提高了她們的自我意識和家庭地位,使得女性能夠挺直腰板做人。對于在男女平等的呼聲中成長起來,并且依托經濟支撐而擺脫了被支配境地的當代女性來說,她們有了維護自身權利的底氣,一改傳統女性軟弱的特質,不愿意主動讓步以求和解,反過來,還可能針鋒相對,以牙還牙。另外,一些女性為了強化自己的家庭地位,也時常成為家庭“冷暴力”的制造者和升級者。一場沒有硝煙的家庭決斷權、發言權、指揮權的爭奪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進行著。于是,在權威與反權威、控制與反控制的對峙和較量中,“冷暴力”不斷升級?梢哉f,“冷暴力”的產生是與婦女地位的上升聯系在一起的,是男女雙方家庭權利之爭的產物。

(四)文化因素:

文化程度的提高使家庭暴力的形式由“熱暴力”轉為“冷暴力”

隨著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文明程度不斷增強,處事更理性,守法維權意識也在增加。人們開始顧忌“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古訓,在處理夫妻矛盾時有意識地盡量避免采用拳腳相加的粗暴方式,而采用一種冷落、漠視、疏遠對方的冷暴力形式。所以說,發達城市和知識分子家庭更容易發生冷暴力,冷暴力是一種“文明病”。

隨著社會的發展,跨地婚姻、跨國婚姻已經越來越多,各地的人文習慣差異很大,一起相處的兩個人,如果沒有辦法接受對方的文化背景,就很容易出現隔閡,如果沒有及時溝通就會造成語言交流的降低甚至暫停,最終出現冷暴力。

(五)心理因素:

工作壓力的增加,調試能力的相對不足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擁擠的生存空間、復雜的人際關系、快節奏的生活和無休止的競爭,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大增加,心理動蕩明顯增多。很多人過著雙面人的日子。在公司老板、同事面前謹慎、謙和,不能發泄的不快只有在下班后帶回家,在家里可以肆無忌憚的宣泄,可以不說話、不做事、發泄不滿、借機撒潑耍賴、惡語相向,這樣肆無忌憚地放縱自己,在最熟悉的人面前釋放自己人性中最隱蔽的一面。

(六)法制因素:

相關滯后的立法及法律意識的增強助長了家庭冷暴力的發生

1.目前我國法律對冷暴力無明確規定,預防和制止家庭冷暴力的懲罰措施還僅限于道德的層面。遭遇冷暴力的受害人如報警,警察也因找不到根據無法治安處罰;如到法院提出離婚,并請求賠償,在取證時又會遇到困難;我國《婚姻法》中規定的家庭暴力雖然包括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暴力兩類,但《刑法》對精神上的家庭冷暴力并沒有相關規定,形成了法律漏洞。這使得家庭冷暴力超然于法律,不受拘束,這也是造成家庭“冷暴力”上升的重要原因。

2.隨著法制宣傳和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施暴者意識到實施身體暴力易遭輿論的譴責,可能被訴諸法律,這都不同程度地制約了身體暴力的發生;而家庭冷暴力常常表現為夫妻雙方缺乏溝通和語言交流,對對方冷落、漠視,很難界定他是性格孤僻還是有意實施家庭冷暴力的精神虐待;家庭冷暴力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精神世界是人的主觀意識,缺乏外在表現和測定標準;加上冷暴力是一方消極的方式對家庭成員實施的精神上的傷害,它沒有傷痕,不見鮮血,無法作傷情鑒定,沒有明顯的發展過程,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隱蔽性很強,舉證難度較大,讓施暴者承擔法律責任較難。加上部分人對于家庭冷暴力沒有意識到是對自身的巨大傷害,有的認為這不是家庭暴力,使得冷暴力愈演愈烈。

總之,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夫妻更加關注精神生活質量,因情感需要而產生的家庭矛盾日益增多,因此,預防和制止家庭冷暴力,不僅僅是個人和家庭的私事,而且是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