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不宜拿啤酒解渴
啤酒被不少人視為解渴、止汗的清涼飲料。但事實上喝啤酒,可能反而讓口渴、出汗更厲害。啤酒在飲用時有清涼舒適感,但當酒精進入人體后,會刺激腎上腺激素的分泌,使心跳加快、血管擴張、體表散熱增加,從而增加水分蒸發,引起口干。
同時,酒精還會刺激腎臟,加速代謝和排尿,使身體流失水分。此外,酒精溶于血液后,會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迫使血管里的血液必須從血管外組織吸收水分,以稀釋血液,這也同樣會引起口干。建議個人在飲用啤酒后,喝大量的白開水和淡茶水,以及時補充體內水分。
8、酒溫不宜過低
烈日炎炎,喝冰鎮啤酒讓人感覺無比舒爽,但溫度過低的啤酒不僅影響口感,還可能誘發多種疾病。即使是存放在冰箱里的啤酒也應控制在5~10攝氏度,因為啤酒所含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會隨溫度高低而變化,啤酒各種成分在這一溫度區間協調平衡,能形成最佳口味,溫度過低不僅不好喝,而且會使酒液中的蛋白質發生分解、游離,營養成分受到破壞。
更重要的是,酒溫過低會導致飲酒者胃腸道的溫度急速下降,血流量減少,影響消化功能,嚴重時可引發痙攣性腹痛、腹瀉等腸胃疾病,并可引起十二指腸內壓升高,進而導致胰管內壓升高,激發胰腺分泌,誘發急性胰腺炎。
9、飲用不宜過量
啤酒的酒精含量不高,所以不少人在夏天開懷暢飲,甚至將其當作消暑飲料飲用。但事實上無限制地飲用啤酒,同樣有損人體。個人大量飲用啤酒,喝下去的大量水分會很快排出,但酒精卻會被吸收,如果整個夏季都過量飲用啤酒,將極大增加肝臟、腎臟和心臟的負擔,對這些身體的重要器官造成傷害。
同時,因為釀造啤酒的大麥芽汁中含有草酸、烏核苷酸,它們可以相互作用,能使人體中的尿酸量增加,促使結石形成。此外,由于啤酒營養豐富、熱能較大,所含營養成分又易被人體吸收,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因此不宜多飲。專家建議個人每天飲用量不超過1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