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于養腎護腎精。會使體質變差。中醫養生強調節欲養精,如果恣情縱欲,可能導致體內的精氣過多外泄,從而使機體抗病能力下降,引發各種疾病。嚴重者會出現腰酸腿軟,嚴重時還會出現耳鳴、全身不適等癥狀。與此同時,思維能力、記憶力也會每況愈下。
男子經常重復性生活,由于性器官反復與持久性地充血,會誘發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患,不但造成會陰部不適,腰酸背痛,還會出現血精。女子經常重復性生活,性器官始終處于充血狀態,會誘發盆腔充血,所謂盆腔郁血綜合征,產生腰酸下身沉重等不適感覺。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涌泉穴。“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熱水泡腳不但可以起到滋腎明肝的作用,還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如果泡完腳后,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對身體的血液循環更好,臟腑器官也更能得到進一步的調節。泡腳后,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隔數分鐘即入睡,補腎效果更佳。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從中醫角度來講,只要大便規律、正常,身體其它疾病就會很少出現,這就是“一通百通”的道理。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大便是充滿毒素和細菌的物質,不及時排泄,細菌量就會大量繁殖、毒素被反復吸收,會導致消化不良、便秘、腸黏膜病變、甚至癌變。比如心腦血管病,大便時用力過度,可能導致疾病突發。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多喝水,這樣才能多排尿,濃度高的尿液會對前列腺產生較多的刺激,所以多喝水可以稀釋尿液的濃度,這也是腎臟保健的最好方法。多喝水是腎健康的基本保障。腎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疾病。
正常人每天飲水、排水處于平衡狀態。腎臟是最重要的調節水分代謝的器官,它有濃縮和稀釋尿的功能,將尿的比重維持在1002-1030之間,多喝水,尿變稀比重低,尿量增加,少喝水則比重高尿變濃,尿量減少。正常排尿量每日大約1500毫升與飲水量差不多。腎濃縮和稀釋尿的功能受體內抗利尿激素、滲透壓等的支配和調節,并有口渴中樞,人感到口渴時會增加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