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洛川小伙馬旭陽一段因表演失誤而笑場的視頻被人發到網上后,迅速走紅,不但網絡上有成萬條點贊,而且每晚還全國各地的游客到景區觀看他的表演,并不斷搞怪逗笑,只為博“石頭人”一笑。
馬旭陽說,他非常感謝游客們的信任和支持,有的游客為了逗他笑陪他著站了一小時。“而我自己也從‘石頭人’的身上學到了許多。”
晚上7時到11時,西安大唐不夜城迎來一天當中最高的人流量,除非是下雨等非常惡劣的天氣,否則不夜城的街道上,總會迎來熙熙攘攘的人群。
“石頭人”馬旭陽就在這個時間段上班,表演一個自己拿著鑿子和錘子鑿開自己的“石頭人”。
奔赴千里“博君一笑”
晚上11時,不夜城步行街上人流依然不減。馬旭陽匆匆忙忙帶著妝上了一趟廁所,在廁所旁抽了一支煙,剛剛想到空著的座位坐著歇一會,旁邊金色的“石頭人”就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表演的臺子,“該上場了”。
本來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馬旭陽從臺子走到旁邊劇院的廁所,被要求合照的人群攔著拍了七八分鐘,上廁所一兩分鐘,抽一支煙五分鐘,加之和記者聊了幾分鐘,轉眼就到了又上場的時間。
“這可能就是火了之后的‘煩惱’吧。”馬旭陽苦笑著說,由于經常被游客要求合照,所以客觀縮減了休息的時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的確有些疲憊。
此前,網上流傳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馬旭陽正在做鑿自己的動作,但是不注意的情況下,不小心用錘子砸到了手上,旁邊的觀眾提醒他“砸手了”,并大笑起來。一直繃著臉忍住不笑的馬旭陽結果還是沒忍住“笑場”了。
這段視頻流傳到網上之后,開始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到馬旭陽扮演的“石頭人”面前,搞怪、撓癢、講笑話,只為“博君一笑”。
“‘石頭人’讓我學習到了許多”
當游客到了不夜城的步行街,詢問“砸手石頭人”所在何處,工作人員都會輕車熟路地告知游客“石頭人”的具體位置。
由于馬旭陽扮演的“石頭人”火了起來,在他的身旁,又多了一名金色的“石頭人”,陪著他一起鑿石頭。
“客觀來說,我是進行的行為藝術表演。”馬旭陽解釋說,為了能夠表演好“石頭人”的角色,他專門查詢“石頭人”的故事,希望能夠將角色的感情蘊含到自己的表演當中。
為了能夠在表演時表現出一個真正的“石頭人”,他就每天對著鏡子練習,讓自己的眼睛不眨一下。
“表演‘石頭人’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馬旭陽說,一開始扮演“石頭人”時,連續站了兩天四個小時之后,就感到渾身酸痛。但一是由于來自經濟的壓力,二是有意讓自己快速地成長,靠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所以就一直堅持了下去。
“2月份至今五個多月的時間,只要不是身體生病的原因,我每天晚上都會出現在街頭表演‘石頭人’。”馬旭陽說,每天晚上他都會走上兩公里,去趕0時6分的最后一趟公交車回家。“有時候怕趕不上就只能跑著去公交車站。”
“石頭人”也有生活的壓力
在洗掉“石頭人”灰色的涂料之后,是一張年輕但有些消瘦的面孔,似乎是習慣了扮演“石頭人”時的緊皺眉頭與不茍言笑,當著一身休閑服時,他依然是一副嚴肅的面孔。
“能稍微笑一笑嗎?”當記者拿起相機打算拍照時詢問馬旭陽。他抿了抿嘴,然后嘴角有了1度左右的上揚。
盡管只有25歲,但他許多年前就就感受到了來自生活的壓力。馬旭陽的家鄉陜西洛川盛產蘋果,而他的家庭就是普普通通的果農。“我小的時候媽媽就身體不大好,家里全靠我爸爸一個人支撐。”
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馬旭陽很早就出來打工掙錢了。“之前什么都干過,做過銷售,賣過木地板,還賣過保險,還自己創業做建材……”
但運氣似乎并沒有站在他的一邊。去年創業失敗之后,他不但賠光了自己多年的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
“我也是打腫臉充胖子,年前辦了兩張信用卡,給了父母每人一千元,還給了上學的妹妹五百元。”馬旭陽說,家里為了母親的病已經幾乎一貧如洗了,而且近幾年蘋果的收成都不好,所以也很困難。
為了還錢,從今年2月份開始,他開始白天在建材市場上班,晚上兼職到不夜城扮演“石頭人”。
也許是生活的壓力,抑或是“石頭人”角色的沉重感,讓原本就不需要配合觀眾去笑的馬旭陽,更加不露一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