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原因:
他們是被自己研發出來的新型照相機產品給打敗了 八九十年代(包括八九十年代之前)柯達的膠卷照相機是全世界最出名的
然而九十年代初期柯達試制成功世界第一臺數碼相機
但是它沒有重視其產品的市場份額,
而是錯誤的以為,仍舊是膠卷照相機的天下,
殊不知,當它開創數碼時代開始,一直埋藏著一顆毒瘤,
而現在的數字時代,沒有核心技術,企業的經營就會隨時處于危險的狀態,過去的一切都會在瞬間貶值。
再就是柯達還沒有破產 只是申請了破產保護 在破產保護期內能不能翻身
曾經的“柯達帝國”已經隕落,在今年1月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但據英國《獨立報》5月16日報道,柯達擁有的不僅是在相機業界的輝煌歷史,該公司還擁有一個研究用小型核反應堆。在1974年至2007年間,柯達在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總部地下建有一個冰柜大小、注有高濃縮鈾的核反應堆,濃度甚至足以生產核武。
自1974年起,柯達公司開始在羅切斯特總部一處有著70厘米厚混凝土墻的地下室里運行這個全稱叫做“锎中子通量倍增器”的核反應堆,并且獲準在锎-252(锎-252用來檢測材料是否有雜質)核心周圍注入近1.5公斤、濃度高達93.4%的濃縮鈾,以測試中子射線照相技術。2007年,柯達宣布這個核反應堆“正式退役”,并在美國政府的監督下,把反應堆里的濃縮鈾轉移至加利福尼亞州一處安全地點。
柯達官方承認,出于安全考慮,長久以來核反應堆都是秘密存在的,在羅切斯特,甚至整個紐約州,包括政府、警方或是消防部門中的任何一方都對它一無所知,只有少數的牽涉在內的工程師和聯邦政府雇員才對此有所了解。不過顯然柯達也并非刻意隱瞞,因為柯達曾在其公開發布的研究性文件中至少兩次提及這個秘密核反應堆。
迄今為止,美國有且僅有過兩個“锎中子通量倍增器”核反應堆,其中一個位于柯達總部,另一個則屬于美國能源部。不過近幾十年來,美國政府向包括陶氏化學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在內的少數幾家私營企業發放過特殊執照,允許其運營其他類型的“迷你核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