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別人家的孩子》的漫畫引發網友共鳴。父母總愛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比較,有網友稱,春節最可怕的不是三姑六婆的輪番提問,而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又出現了!
從小到大,“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與你相伴,在你考試失利的時候、沒考上好大學的時候;長大后,“別人家的孩子”仍舊頻頻現身,因為你要工作了,你要談戀愛了,你要跨入人生新階段了。于是,在春節大大小小的親友聚會上,爸爸媽媽們只要聚在一起,你就知道,在交換信息后“別人家的孩子”又來了。
中國的父母喜歡“榜樣”,他們總覺得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只有談論著“別人家的孩子”的事,自己的孩子才能以此為動力,才能上進。在中國文化里,“激將法”一直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其實他們心中也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擅長什么,有哪些優點,他們也很樂于在別的父母面前說自己的孩子好。但就是越不過“比較”這一關,尤其當你是他們唯一的希望和寶貝時,他們總希望別人有的你也有,而這些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也能經由他們的口傳出去。
就原諒他們吧,因為他們常常忘記自己的孩子也是別的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你提醒提醒他們就行;安慰安慰他們吧,他們的“虛榮心”也和你一樣,適時地多表現表現你的孝心和上進心讓他們感動就可以。
“別人家的孩子”是教育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觀念上的問題。你和你的父母都知道,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我們只要能做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就可以了。“別人家的孩子”再好,那也是別人,不是父母心中獨一無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