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
第二個故事,關于多任務執行所帶來的消耗。
一個熟人,也是寫字的。
文筆好,細節把控一流,出過多篇爆文。倘若一直專注寫下去,不說成為名作家,至少,憑借一支筆,也能活得體面又闊綽。
可惜,她同時做了太多事。
前天她在做教材編改;
今天她在接待領導,陪飯陪酒陪唱歌,想在就職的工作里混上一官半職;
又過幾天,她說自己正在和老公瘋狂撕逼,打得天翻地覆,雞犬不寧;
沒多久,開始做公益,準備去貧困山區支教;
但這個決心沒下幾天,又變了,說要開直播,做網紅,教人搭配衣服和化妝;
直播沒做幾天,又生出一事兒,說有朋友拉她入伙,一起干房產,決定以后也同時做房地產銷售……
就這樣,她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也沒有交出來。
幾年過去了,我們早已經做出了或大或小的成就,只有她,仍然一無所成,甚至仍然赤貧。
是誰說,什么都做,就等于什么都沒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假設精力總量是100,分在10個任務上,那就每個任務,都只能使上10%的精力與注意力。
這種低質的投入,當然帶不來高回報。
而你還會一天到晚說:“好累啊,忙得沒個停,也沒賺到半個錢……”
為什么會這樣?
就因為,當舉足輕重的一件事VS無足輕重的多數事,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前者。他們知道,只有將80%以上的精力,都投注在前者上,才會真正有成效,也會真正為自己帶來收益。
馮侖曾經講過一件事。
一個著名的企業,大家都眼睜睜地看著它走下坡路。曾經的業內標桿,如今成了大家的負面教材。曾經金光閃閃放光彩,如今黯然無光危機重重。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老板的心散了。
為了資本,什么項目都開。這也做,那也做,主營項目停滯不前,結果哪個業務都沒有精進。
企業如此,人也一樣。
倘若你也不想窮忙而無所得,那么,謹記一條:用80%,甚至90%的精力,去做最最最最重要的那件事。
這樣,才會帶來真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