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男人雜談 >

包皮 割還是不割? 性學研究惹爭議

來源:小編整理2024-07-14 13:50作者:以亦

   在還沒有引進西醫前,國內包皮環切這一手術的比例幾乎為0%。古人秉承“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孝經,不敢輕易損毀身體,只有少數民族有行割禮的傳統。當今社會,穆斯林、猶太人和美國人是幾個割除包皮比率較高的族群。韓國自韓戰以后,受到美軍的影響,割包皮的情況也相常普遍。而這樣的呈現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宗教和維多利亞時代的禁欲主義影響的結果。

在1940年,美國大約有70%的男嬰切除了包皮。20世紀下半葉,很多研究都相繼證明了包皮環切術的有益影響。20世紀60年代,美國大約有85%的男嬰都接受了包皮環切術。到20世紀80年代,包皮切除的數量明顯下降。[1]新的研究發現,嬰兒行包皮環切術所占的比例在現代已經降至77%。[2]需要注意的是,他們在嬰兒期就進行了這種手術。

                               嬰兒時期的包皮環切

如今,將成人手術轉變到常規的嬰幼兒包皮環切術是有爭議的。我們嚴厲批評那些實行切割女性生殖器(女性割禮)的文化。這是理所當然的,任何人都不應遭受這樣 的強行侵犯。但是,切除陰蒂包皮也是一種女性割禮的形式,在解剖學上與包皮環切術類似。一些女性割禮的形式,比如,切割或刮傷女性生殖器,都會被視為明確的侵犯人權。那么,嬰幼兒包皮環切術是不是也侵犯了孩子的身體,甚至侵犯了孩子“身體完整性”的權利?撇開倫理問題,手術比例下降的原因是這一手術并沒有得到全球范圍內的認可和推行,而且很多時候這一手術不是基于某種疾病的治療而是基于預防醫學的角度而進行的。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2015年的研究顯示包皮環切術會降低尿路感染、幾種性傳播疾病、陰莖癌、包莖、龜頭炎(包皮炎癥和陰莖頭炎癥)以及HIV感染的風險。聲明中還表示,切除包皮對女性伴侶的健康也有好處,由人乳頭瘤病毒導致的宮頸癌風險會減小。

國人普遍認為割包皮的主要原因是:包皮過長和包莖。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