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娛樂八卦 >

限韓令的不斷升級令韓國損失慘重然而日本卻成了最后的贏家?

來源:小編整理2025-06-12 12:49作者:錢志相

8月初,傳得沸沸揚揚的“限韓令”被透露從9月1日起開始執行,但是到了9月,大眾卻發現有韓星參演的影視劇或是綜藝依舊照常播出,頓覺這可能又是一次雷聲大雨點小的“假”消息。

隨著不斷有嘉賓是韓星的新節目上線,大眾開始遺忘“限韓令”。然而,近日某親子類真人秀嘉賓韓星黃致列的突然下車(向佐頂替)、某手機品牌代言人由今年爆火的宋仲基秒變彭于晏等事件加在一起,又令眾人松懈的神經開始變得緊繃。

限韓令升級 威力有點大

果不其然,好像啞火的“限韓令”開始發威了,這些天作者的朋友圈充斥了各種坐實這一事件所帶來的連鎖反應。

有愛奇藝的小伙伴表示:做了小半年的項目,一個限韓令就over了。

有芒果臺的小伙伴表示:限韓令一出,所有節目與電視劇都要重新調整。

具體要求如下:

即日起,所有節目內容不要涉及跟韓國有關的任何元素,包括影視劇、藝人、音樂、logo、“梗”,及其他與韓國文化相關的語言和畫面元素等等,相關的合作要終止或大幅調整。

相關宣推也要避免以上內容,不得以任何韓國要素做宣推賣點。

除了以上限制,特別要注意的是,相關合作模式需要做出修改。具體,建議導演組與領導專題溝通如何修改。

簡單加以說明:

除了不讓韓國藝人露臉外,也不可以使用韓語歌曲(韓國原創純音樂也不可以),畫面中也不可以出現印有韓文的一切物品、標識、logo等,做節目為了“笑果”鋪梗也不可以與韓國沾邊,中國藝人說句韓語什么的更是想都別想,總之就是一切韓國元素都不可以有。

除此之外,網絡上也開始流傳出各大電視臺關于“限韓令”內部通知的截圖,

關于韓國 一切say no

韓國上周才播出的、由超高人氣演員全智賢和李敏鎬主演的電視劇《藍色大海的傳說》,被優酷買下版權,在播出兩集后,便悄然下架了……可以再次佐證限韓令的來襲,在此之前韓劇《步步驚心:麗》在優酷獨家播出時可謂安然無恙。

優酷原本指著這部注定會爆火的《藍色大海的傳說拍》狂吸點擊量的愿望,可以說是瞬間破碎。

韓劇下架,自然在一聲令下無力反抗,但是除了韓劇,多部有韓國藝人參演的國產電視劇也都面臨“死亡”,目前統計出來的有高達53部。

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中國藝人非“塘主”張翰莫屬了,他擔任男主角的電視劇就有4部!

《華麗上班族》搭檔秋瓷炫,《傳奇大亨》搭檔具惠善,《錦衣夜行》搭檔樸敏英,《夏夢狂詩曲》搭檔高俊熙,一水兒的韓國女演員。

其中《夏夢狂詩曲》更是由張翰投資出品、首次擔任制片人的一部偶像劇。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張翰的經濟損失超過千萬。

當然,有經濟損失的可不只有張翰,眾多藝人、中方各大曾參與投資、購買版權、入股韓方的公司也都面臨這些問題。

如按每部劇平均投資3000萬元計,僅這部分,中韓雙方的影業巨頭們就有約10-15億的資金面臨投資風險。還有那些購買了大把韓國IP、簽約諸多韓星的中國公司,全套引自韓國節目模式的電視臺、準備在韓國進行特效制作的電影機構,都會受到極大影響;更多的正在籌備和運作中的項目則都只能中途夭折。

無疑損失是巨大的、是嚴重的。當然,韓方損失更巨大。

韓方政府有點慌

8月一紙“限韓令”出臺后,雖表面上執行情況看似未受到沖擊。但實際上,限韓對市場的影響早已悄悄發酵。

有媒體發現,在9月以后韓星赴華演出均未獲審批。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韓國演藝界人士向韓國媒體《TV報道》透露,目前韓國藝人來中國的商用簽證變得困難,除了邀請函所需材料增加之外,簽證被拒案例中還不乏知名藝人,對于拒簽情況不給明確緣由,這讓大家更加緊張。

“限韓令”首當其沖的負面影響,是讓韓國海外演出市場亮起紅燈。有業內人士指出,韓國國內的演出市場幾年前已經全滅,無法取得經濟效應,這時出現巨大的中國市場提供活力,演出費是平均5倍左右,也促成了不少中韓合作項目。

據數據統計,韓國文化產業出口的比例占到70%左右,這其中一半是出口中國,8月的“限韓令”一出已令韓國股市連日下跌。

此次“限韓令”升級,韓國幾大娛樂公司的股價更是跌幅明顯,創下自今年8月份限韓令消息傳開以來的新紀錄。

根據估算,“限韓令”的舊事重提,以及韓國政局的持續動蕩,使得四大韓國娛樂公司(YG、CJ E&M、SM、JYP)在11月21日一天就共計蒸發市值約55億韓元(約3200萬人民幣)。其中與中國保持密切聯系的SM與CJ損失最為慘重,分別蒸發14億(約820萬人民幣)與34億韓元(約2000萬人民幣)。

面對如此慘重的經濟損失,韓國徹底慌了。

據《先驅經濟》報道,一位音樂界人士擔憂地說:“如果韓國現在失去中國市場,打擊會是巨大的,而且最關鍵的是,沒有可替代的市場,無法找到新的突破口。”

甚至連政府都出來求證。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政府正在已通過駐華大使館、總領事館和文化院等了解中國全面限韓是不是真的,正密切關注相關動向。若“限韓令”屬實,會著手研究對策,采取應對措施減少行業及企業的損失。

另外,韓方還計劃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強調,“薩德”入韓不應該給韓中文化交流帶來負面影響。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卻記者會上否認了有關“限韓令”的消息,但他同時也強調,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是需要有民意基礎的。此外,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一立場也是眾所周知的。中國民眾也對此表達了不滿,相信有關方面應該注意到了這種情緒。

其實,從耿爽的回答中不難聽出,這次的“限韓令”升級是一次民眾的自發性行為。

甚至還有許多愛國網友表示愿意替外交部背這個鍋。

雖然可以說是民意所為,但也是國家性質。

那么,對中國企業來說,一紙“限韓令”下來,損失卻由企業自己來承擔,似乎這并不公平。

韓國政府還想方設法研究對策,采取措施減少行業及企業的損失呢。

中國企業是否也應該得到政府予以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贏家是誰 日本?

一夜之間,“韓流”變“寒流”,這次限韓令全面升級,雖然沒有明文要求,的確是一次民意的趨勢,政府感受到了民意,群眾也感受到了政府。

韓國徹底慌了,而文化同源的日劇卻一直悄無聲息的雀躍起來。

近一段時間,日劇在中國似乎有回暖的意思,從《晝顏》到《我的危險妻子》再到前段時間震碎網友三觀刷爆朋友圈的《賢者之愛》都成了“網紅”。

除了電視劇之外,蘇有朋二度任導演的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同名作品,為中國觀眾所熟悉的《龍珠》、《蠟筆小新》、《圣斗士星矢》、《海賊王》、《櫻桃小丸子》等經典日本動漫也在今年扎堆被引進,就連近日風靡的游戲《陰陽師》,其中的和風元素也是以《源氏物語》的古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設計的……日本文化,雖然還不像韓流那般大規模入侵,但也的確顯示出了在中國的口碑和觀眾基礎。

而早在去年十一月,中國的尚世影業就宣布與日本富士電視臺達成“三年五部”的翻拍計劃,目前《約會戀愛究竟是什么》已經殺青,另外一部由主演的《求婚大作戰》也已開機。雖然此舉與“限韓令”并無關系,但不得不說,尚世成為了受益者。

有媒體猜測,畢竟英美文化與審美離中國太遠,而在改變不了韓劇的空窗期的情況下,日劇翻拍或將興起。

所以,如今限韓令一發酵,也許會是其他文化下,影視劇引進交流的春天。

寫在最后:

當然,此番全面對韓國say no,無疑也是對中國娛樂產業的一次考驗,跳脫開對韓國娛樂產業的依賴,國產娛樂自食其力,得到更大的施展空間,無疑也是一件好事。

而無論是日劇還是其他國家的影視劇和綜藝節目,我們歡迎不同文化的良性交流,但文化想要落地確實需要民意的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娛樂行業也可以就此反思,交流是好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發展和成長。

畢竟,一個國家的文化產品不可能永遠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去前行。

但是,在一些政策下,如果中國企業可以得到政策的支持和幫助,豈不是一舉兩得?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