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分析
春晚零點報時前后本來就是一個“事故多發”的時段,遺憾的是這一次沒能幸免。
丁亥年大年初一凌晨,絕大多數的人都已經進入了夢鄉,但至少有六個人此時此刻難以入眠,他(她)們就是春晚的六位主持人——朱軍、李詠、周濤、董卿、張澤群和劉芳菲。
在零點報時前短短的不到3分鐘時間里,六位春晚主持人共同經歷了一場“噩夢”——意外的口誤一個接一個從天而降,令人猝不及防。
是人總會犯錯誤,尤其春晚零點報時之前的時間無法準確預計,主持詞不可能提前按時間完成并按人頭分配,因此經常需要有主持人現場根據所剩余的時間即興發揮;坦白講,對于從頭到尾幾乎都是照本宣科的春晚主持人而言,即使非常短暫的即興主持無疑也將充滿著巨大的“險情隱患”。
零點之前最后一個節目完畢,六位主持人同時登場,現結合現場音畫的回放以及個人經驗的判斷,對此次“事故”做一番純技術性的分析——
春晚黑色三分鐘是怎么回事
張澤群的對聯是一連串錯誤的開始
六人站定之后,劉芳菲最先開口提醒大家別忘了給父母送上祝福、張澤群呼吁大家趕緊參加“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評選”。劉重復宣布通過短信及選票投票的辦法(由于過于緊張其氣息已經呈現明顯的不穩)、張澤群重復宣布通過網絡和電話投票的辦法以及獎品名稱,隨后,其開始進入對聯環節—— “親愛的觀眾朋友,剛才我們的四位主持人已經給大家送上了新春的春聯,那么我和芳菲也要給大家送上一副剛剛撰寫的對聯:
“我們的上聯是——和睦、和美、和順、和諧,戶戶和諧迎新春;我們的下聯是——興業、興財、興國、興家,人人高興迎新春;我們的橫批是——和興中華! ”
很顯然張澤群沒有將對聯背正確,其送上的是一副極不講究的對子——上聯重復使用了兩遍“和諧”;而且上聯后半句里的“和諧”與下聯后半句里的“高興”不對仗;上、下聯最后又同時落在“迎新春”。不過在當時那種熱烈的氣氛下,不會有太多人注意到這樣的錯誤,在張說出橫批之后現場還響起了一陣陣叫好聲和掌聲。但可以肯定的是,臺上的六位主持人都足以意識到錯誤已經出現。張澤群在說上聯“和諧迎新春”的時候,語氣和表情都已有了不自然。
表面上看,張澤群的對聯只是其一個人的過失,但其實這樣的錯誤的突然出現對臺上的每一位主持人都無異于是一種莫大的心理影響,緊張的情緒一秒鐘就足以傳染開來,為接下來出現的一連串“惡性循環式”的錯埋下極大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