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夫先生是臺灣民謠之父,這次來到經典詠流傳節目,聽他唱歌,是一種享受,你會完全忽視他唱歌的技巧,他這種聲音里邊,帶著那種滄桑,就是跟這個作品特別特別地貼合!
朱丹評論稱,胡德夫先生他的歌聲,總給人放電影的感覺,胡德夫先生只是靜靜地唱著,而我們就在那各種的遐想了已經!
所以這個歌呢?一定得由胡德夫老師來唱,而且就得像他這樣滿頭白發,他一方面是在唱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其實也在唱一個胡德夫版本的《回鄉偶書》!
今天這首作品,胡德夫先生再次帶給我們經典的感動,接下來時間交給我們的鑒賞團成員,進入這首作品的鑒賞時刻!
胡德夫先生自述:
我在創作的時候,我就業陷到自己的這個故事里面去,我就是那個牛背上的小孩,我11歲離開故鄉,那么再回到故鄉,最近我已經離開54年了,真的會讓人流淚的!
朱丹說:我特別好奇,你有沒有尋找那個五十年的變化,
有,我最近一直到妹妹家,到表妹家,到所有親戚家,翻他們的相簿
中間來你哥哥手插在口袋的歪著頭的那個是我,那時候才3歲多,現在色彩繽紛很多,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特別幸福的笑容!
這是我回家的時候,大家歡迎我拍的,后面的都是子孫!
和賀知章一樣,他們都是性情中人,他性情沒有變,無論在大城市里待多久,他回到老家,回到家鄉之后,他就還是當年那個離開時候的樣子,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曾用一首《來甦•秋思》道出濃濃故土情,這次重返舞臺帶來的《牛背上的小孩•回鄉偶書》則唱出了自己離鄉多年歸來仍是少年的赤子之心。 “少小離家老大回”,賀知章離家半生,返鄉寫下這首詩篇時已經是86歲高齡,胡德夫老先生表示在創作這首歌的時候,會聯想到自己的故事。與詩人境遇相似,他11歲離開故鄉,54年后才再次踏上故土。當初全家福里那個站在中間的孩童,如今再次出現在照片里已是滿頭白發的花甲老人,胡德夫說:“落葉歸根真的很溫暖。”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老先生再次來到節目舞臺,一曲《牛背上的小孩•回鄉偶書》唱出自己年邁返鄉時對故土的深情。
胡德夫全球首唱《游子吟》
胡德夫第二次來溧陽了,而且是帶著禮物來的,就是為我們溧陽傾情創作的《游子吟》。今晚,胡德夫現場全球首次獻唱《游子吟》給他心中的第二故鄉——溧陽,并將《游子吟》授權溧陽長期使用。
詩人余光中說,胡德夫的聲音就像是“厚壯的身體里住著一個深沉的大風箱”。他的歌是靈魂共同的語言,在這樣的聲音里,古老的鄉愁都獲得撫慰,彷徨的游子都得到了安放。相信這首《游子吟》一定會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名曲,成為一代代溧陽人的懷想。
美音溧陽,孕育著傳奇的天籟,傳遞著最美好的祝愿;自在溧陽,散發著醉人的茶香,蘊含著最殷切的深情。
今晚,有一群來自寶島臺灣的朋友乘著太平洋的風,翻山越嶺飛到了溧陽這座小城,用歌聲傳遞對溧陽茶葉節的深情問候,以音樂的名義,歌唱山河,歌唱歲月,歌唱美麗的大地,共敘兩岸之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