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娛樂八卦 >

越戰越勇張新民個人資料簡介 演唱共和國之戀感動中國

來源:小編整理2024-12-06 12:16作者:Mao

張新民是一位知青青年,在宣傳隊找到了屬于他的愛情,這次來到越戰越勇的舞臺,再次演唱共和國之戀,雖然在許多的綜藝中已經演唱過了,但聽了還是非常的感動!當時買了個筆記本,寫上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東西南北是舞臺,永遠歌唱祖國情,我把這本還盆的時候,把這本送給她了,祖國情啊,就是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是當時的流行語,然后隔山隔水不隔情,我到了宣隊以后,隔了一座山,還有一條河。這個筆記本也是相伴一生,走到哪兒,叔叔都帶著,因為時間太久遠了,塑料皮都退掉了,脆掉了

張新民稱他自己是1968年到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我當年在這個團宣傳隊拉小提琴,我太太呢,她是從上海1969年去的,當年都是十八歲左右,現場夸贊自己的老婆漂亮,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第一大美女,大眼睛,非常漂亮,然后在八一建軍節的晚上,她那個聯歡會的時候,她唱歌,唱的《見到你們格外親》,那聲音太漂亮了,然后就特別地關注了,用現在的話就叫確定了眼神。

小提琴制作師張新民攙扶起妻子歌唱《共和國之戀》

2013年2月15日,東方衛視《媽媽咪呀》節目播放了哈爾濱知青張新民、上海知青唐桂娣演唱的《共和國之戀》,震撼全場。那是一首生命之歌,愛情之歌。張新民右手拿琴,左手攙扶唐桂娣,歌聲穿云破霧,繞過激流險灘,跨越崇山峻嶺,從兵團的三架山到黑龍江。

1 動蕩年代相親相愛

張新民畢業于哈爾濱第17中學,是中學宣傳隊小提琴手。1968年10月15日,他響應國家號召下鄉當知青,帶著音樂教科書、樂譜和書籍,帶著心愛的小提琴,離開了家鄉,被分配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師3團28連。1969年,唐桂娣在上海中學畢業后,因其聲音條件好,很有音樂天賦,上海許多音樂教授要收她為徒。就在追逐夢想的時候,“上山下鄉”運動開始了,唐桂娣從上海到兵團當知青,也被分配到3團28連。

張新民有個愿望,夢想著有一天能進入文藝團體,當一名小提琴演奏員。而唐桂娣也有一個愿望,希望能在音樂領域發展,登臺演唱。

張新民愛琴如命,平時睡覺都要摟著小提琴。1969年冬天,張新民去18連建新點。一天晚上,大火爐里的火蔓延出來,點燃了他們住的帳篷,戰友們逃了出來,可是,張新民心愛的小提琴卻葬身火海。張新民想做琴,他到山里去選木、砍樹,借來鋼絲鋸,差點把手指肚鋸掉了。做琴不成,張新民想回哈爾濱市買琴,就偷偷地坐上開往孫吳的大汽車,被發現抓了回來,在全連大會上一遍遍地做檢查。張新民心不死,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終于做成了一把小提琴。

后來,28連成立了宣傳隊,會拉小提琴的張新民成了樂隊主力。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大眼睛上海姑娘唐桂娣伴唱。在音樂的氛圍中,在你伴我唱的歌舞表演中,兩個人產生了好感。1971年,張新民被調到團宣傳隊,臨走時,他送給唐桂娣一個筆記本,扉頁上寫著“祖國處處是舞臺,永遠高唱東方紅”。1972年,唐桂娣也調到了團宣傳隊,擔任獨唱演員。張新民主動為唐桂娣伴奏,幫她練聲。時間久了,兩人傾心相愛,談婚論嫁。

1976年,張新民被團里推薦上哈爾濱體育學院,他不去。他對唐桂娣說:“我喜歡小提琴,但我不能離開你。”有人勸他:“上大學能混個大學文憑,回城當國家干部。”張新民答:“如果沒有唐桂娣,再好的地方我也不去。”

1978年,3團宣傳隊解散了,當時,大慶、蘭西、肇東等文工團知道后,都同意接收他倆。可是,等他們趕回3團辦手續時,知青大返城開始了,人事關系凍結。按照政策,唐桂娣可以回上海,但她也不回去,跟張新民說:“這輩子我就跟你過了,你在哪兒,我就跟到哪兒。”

1979年2月,張新民接父親的班,成了哈爾濱市刻字鐘表廠的一名職工,1979年8月,張新民碰到在哈爾濱樂器廠工作的同學。在那里,做琴的師傅聽說他會拉琴,就拿出7把琴,讓試試哪把琴最好。張新民試完琴,按琴的優劣排好了順序,做琴的師傅非常吃驚,這7把琴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剛剛看過,他排的順序跟盛中國排的是一樣的。因為這個技能,他從鐘表廠調到了樂器廠,工資是107元。沒過幾天,樂器廠的領導發現,這個小伙子不僅會做琴,還會拉琴。張新民成為樂器廠的生產和娛樂骨干。后來,唐桂娣也調到了樂器廠,當涂漆工。一天,從日本大阪來了一個人叫吉本俊夫,看上了張新民做的琴,要帶他去日本做琴,每個月給折合人民幣2萬元的工錢,張新民說:“不去,我放心不下我愛人。”

不久,張新民和唐桂娣調到了上一級哈爾濱市第二輕工業局的文工團,他當上了樂隊隊長。在兩年的演出生活里,他們夫彈妻唱,多次獲得表演獎。1981年,張新民應邀參加第10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演出,他用自制的小提琴演奏了協奏曲《梁!罚诠枮I市引起轟動。

2 愛就是相互照顧

年齡漸大的張新民想念在上海生活的兒子,他渴望一家人在上海團聚。唐桂娣不同意回上海。在哈爾濱市畢竟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收入穩定,到上海沒工作,沒工資,怎么生活?兩個人竟然吵了起來。最終,還是唐桂娣讓步了,畢竟,一家人的團圓比什么都重要。

1994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張新民和唐桂娣來到上海。他們沒有上海戶口、沒有工作、沒有房子,想在上海安家,那時他們積攢了10萬元錢,可要在上海康橋鎮買下兩室戶需要17萬元,錢不夠,張新民把哈爾濱的住房賣了,又向親屬借了5萬元,才湊夠了錢。

大上海開闊了張新民的眼界,也讓他看到了差距。要成為一名有成就的琴師,做出更好的琴,就需要系統地專業學習。當時,正好趕上上海市音樂學院成人班招生,他決定去報考。那一年,張新民已經45歲了。親友們都懷疑他能否堅持下來,唐桂娣卻非常支持:“老公你去吧!家里有我呢。”

考試那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監考,張新民用自制的小提琴演奏了《梁祝》。他拉得很投入,俞麗拿教授很感慨,當場流淚了。他被上海音樂學院破格錄取,成為全院建院以來年齡最大的學生。他在上海音樂學院學了4年,頭一年學習提琴制作,另外3年學小提琴演奏,終于圓了大學夢。

4年的大學學習,使他對小提琴的制作理論和演奏技巧理解深刻。1997年,張新民快畢業了,聽說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張世祥要移居澳大利亞,他和唐桂娣帶著精心制作的小提琴來到張世祥家中,請求鑒定,張世祥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兩把琴。后來,年僅14歲,名叫蘇吉帕克的澳大利亞學生,用張新民制作的琴獲得了全國大賽金獎。

2001年,在小提琴曲《梁!返募o念活動中,中央電視臺采訪了張新民。那一天,曾是3團宣傳隊的上海知青黃鴻慶和28連的戰友看到張新民出現在屏幕上時,大家都高興得喊叫起來。張新民做的節目叫“琴緣”,技驚四座。

張新民全身心地融入了藝術的追求之中。家庭重擔全部落在了唐桂娣身上。唐桂娣勤快、利落。她與兄弟姐妹相處融洽,每周都要聚會,每次都是唐桂娣上灶掌勺,煎炒烹炸,豐盛的飯菜擺滿了一桌。在上?禈蜴偟呐腼兗妓嚤荣愔,唐桂娣榮獲過第二名。

2005年,年滿55周歲的唐桂娣到了退休年齡,享受上海市政府知青退休后可以回上海的政策,把戶口從哈爾濱市遷到了上海市。那一年,他們家又添一喜,兒媳生下了小孫女,由于兒子、兒媳工作忙,唐桂娣又負責看管起小孫女。她周一到周六去兒子家,周日回自己家。張新民不會燒菜,唐桂娣要做好一個星期吃的菜,有炒菜、燉肉、燜魚等各種菜肴,然后,擺放到冰箱里;再把張新民換洗的衣服洗干凈,才放心地去兒子家。

張新民做起小提琴來,心思就都放到了琴上。有一天,唐桂娣回到家里,發現晾在陽臺上的被子澆濕了也沒有收回來,唐桂娣和張新民吵起來。張新民知道自己不對,連連道歉。

2008年9月13日,原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師3團的部分上海知青,在上海森林公園泰閣苑酒樓聚會,由張新民等伴奏,唐桂娣演唱了《我愛你中國》。3團的戰友為他們留下了一段珍貴的錄像,這成了唐桂娣在身體健康時演唱的珍貴記錄。

哪知命運作難好人。2010年1月的一天,唐桂娣在兒子家,突然感到全身麻木,剛想站起來,一下子暈倒在沙發上。兒媳急忙給張新民打電話,唐桂娣被送到醫院急救。張新民趕到醫院,看到不省人事的唐桂娣,淚落如雨。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搶救,唐桂娣蘇醒了?墒牵捎谑侵夭∧X梗塞,她癱瘓在床,一躺就是兩年。

妻子病了,說話困難,她一倒下,張新民手足無措。他先學炒雞蛋,然后,再學蛋炒飯。他開始學著洗衣服。他聽說吃菠菜好,就學做菠菜雞蛋湯,做得很好吃。唐桂娣難過,看到他因此不能做琴,直流眼淚。張新民說:“你侍候我幾十年了,這回該我伺候你了,等你病好了,我再做琴。”

3 愛情之歌唱出心聲

為了讓唐桂娣到室外換換空氣,張新民買了一把輪椅,推著唐桂娣到室外曬太陽,攙著她在院子里學習走路,冬天出去,他都會給唐桂娣穿暖衣服,戴好帽子,精心地呵護著。張新民也從一個被照顧的人,變成了會照顧別人的人。于是,他也整天呆在家里陪著妻子,除了拉琴給妻子聽外,就是一頭扎進小房間,擺弄小提琴零部件,為音樂界的朋友定制小提琴。他希望唐桂娣能徹底擺脫病魔,他們還能像在兵團那樣,一個拉琴,一個唱歌,相扶到老。

唐桂娣的身體一點點地好起來了。每天,張新民把菜切好、洗凈,唐桂娣用能動的右手炒菜,早上吃完飯,他扶著她去散步。為了讓唐桂娣開心、高興,張新民戒掉了40多年的煙癮。他堅持晚上用自己制作的小提琴拉琴,怕影響唐桂娣睡覺,他會到外面找個地方。

2011年10月31日,張新民年滿60周歲,在哈爾濱樂器廠退休,按照上海的知青政策,他的戶口也遷到了上海。他們在北國冰城盼望了33年,一家人終于在上海團聚。

2012年,在張新民精心照料下,唐桂娣又站了起來。張新民想:如果讓她參加演出,讓她知道自己還能唱歌,這應該是對她最大的鼓舞,有一個好心態,也能促進病情好轉。就讓她每天練琴,讓她哼唱,于是,張新民積極鼓勵唐桂娣上臺表演。

2013年2月15日,他們代表一代知青出現在在上海東方衛視《媽媽咪呀》節目中。此曲只能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唐桂娣的演唱很感受人,因為她是在用生命來歌唱。”“兩人攜手一生的人一起演唱了一首生命之戀,真有超越音樂的力量。”全體評委鄭重宣布,通過第一輪評比。這時,這對攜手走過近半個世紀的恩愛夫妻激情相擁,張新民忘情地親吻著妻子,現場觀眾眼含淚水,報以熱烈的掌聲。

如今已經是花甲老人的原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三團的戰友觀看了節目,《三團戰友來相會》的網站沸騰了!他們聽到的哪里是一支歌曲啊,他們聽到的是北大荒那片黑土地上的愛情承諾!他們想起的是四十五年來闖過苦難而又超越自我的曲折經歷!張新民和唐桂娣像是一盞明燈,讓知青們為之驕傲,為之振奮,也為之感到幸福!

戰友們感慨道:人生可以是一個轉瞬即逝的過程,可是時代所賦予知青一代人的美好追求和精神風貌則永遠存在影響;張新民和唐桂娣的故事告訴人們:人間最難求的事愛情,而真情才能攜手一生。

為了表達戰友的心聲,全團各地的戰友在網上聯系后,決定做了一面鮮紅的兵團戰士之旗,在今年春節送到了張新民和唐桂娣的家中。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