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劇中人福特博士的真正目的?一種不破不立的智能生命再探索,一場指向人類造物主的逆天反抗,一次自認為勝券在握的bug試驗……福特博士基于俯瞰眾生視角的自信,讓一切皆有可能。這種自信最后帶來的傷害與毀滅、重建與發展,將奠定《西部世界》的戲劇基礎。福特博士無所不能的角色設定,像極了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描述的,“某個法力無邊、狡猾無比的惡毒的魔鬼費盡心思用他所有的法力來欺騙我。”無所不能不是能夠做任何事情,而是能夠做可能去做的任何事情。在接下來的故事當中,福特博士這位無所不能者和自由意志終將不可避免地產生沖突——第一集結尾,機器人“接待員”多洛雷斯小姐,對飛到脖子上的蒼蠅不經意的一拍,預示了人工智能自我意識覺醒的開始——而這之前,沒有一個機器人“接待員”可以用自身程序來控制反應處理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盡管“它們”能說會道,外表看起來和真實的人類別無二致,但意識缺位,也就不具備所謂的“人性”。然而,一旦自我意識覺醒,機器人的“人性”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呢?
真實的反向是虛假、不可靠,《西部世界》第一集就開始用笛卡爾似的哲學觀點質疑,“如果你具有的信念有可能是不真實的,那么信念就不是一種你可以說你真的知道的東西”,這種信念懸置的敘事,從引起驚慌開始,讓人們進入一個顛覆經驗主義的框架內,為機器人的自我意識覺醒下了“我思故我在”的注腳。這是《銀翼殺手》《黑客帝國》《終結者》等經典科幻作品一再探討的主題,也是《西部世界》即將以遠超電影時間容量的架構為人們呈現的主題。有幸與這些偉大的科幻經典共生于這個時代,也是科幻迷們的盛世。然而,《西部世界》的骨骼是科幻,血肉里還有哲學隱喻、現實批判、歷史反思,對形而上學、二元背反的思辨,對消費主義娛樂至上的嘲諷,對美國西部開發史的鞭撻,這些都增添了該劇的深度、厚度和高度。
《西部世界》第一季播出后,觀眾反應強烈,希望能夠早點看到下一集,該劇在豆瓣上評分9.4,被觀眾評為2016年最好的美劇之一,現在提前放出第二集也算是造福觀眾了,期待HBO有更多好的作品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