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成都拉面小哥田波因拉面時的妖嬈舞姿一夜爆紅網絡;鹆艘院螅“拉面哥”從拉面店辭職,做網絡主播搞商演,但是僅僅兩個月后,田波又回到黃龍溪景區“重操舊業”,做起了拉面師傅。這一次,他換到了300米外的另外一家拉面館。
換了新東家后,田波并沒有漫天抬價,主動選擇了5000元的普通工資,平時他不忙時,還會打掃衛生、擦桌子洗碗。這說明他開始冷靜下來,或許用一點時間,做一做反思,考慮拉面舞的升級版或拉面的新絕技。說不定創新后,他還會去客串一段時間網絡主播。
成為網紅,是因為拉面時的妖嬈舞姿讓網民們感到新鮮,不再當網紅,是因為網民的新鮮感退潮了,他又沒有創新的東西來接力。這也是目前一些網絡主播為何慢慢走向低俗和下流的原因,人氣下跌不是去提升水平而是猛往上提裙子,就是因為缺少創新。而“拉面哥”復出干老本行,是因為畢竟這一塊他更熟悉,更有利于他創新。只有在這里,通過新的創新重新鞏固他在拉面界的地位,再一次成為“這一個”一哥后,他才能重續輝煌。
“拉面哥”復出的故事,也是給一心想當網紅的人上了一堂“事故安全”課,如果沒有健康的創新,網紅的故事就可能成為網紅的事故;這也是給在各行各業工作的青年人上了一堂“工匠”課,工作不是表演,如果在本職工作上缺乏工匠精神,不能靠創新來成就自己,而認為是這屆單位不行,那么,這樣不論到什么單位,都不會有什么上升的通道,只能淪為單位眼里的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