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與悉尼FC的首場亞冠淘汰賽,外援的整體表現賽后又被熱議。塔爾德利雖然打進扳平比分的進球,但是卻浪費了一次絕佳的空門機會;蒙蒂略踢得很努力,不過將點球罰丟;至于尤西雷,要為丟球承擔責任。目前,魯能難求一勝的根源不能完全歸咎于外援,然而不可否認外援的發揮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到底是能力問題還是態度問題,值得思索。
[看進攻]
中超外援進球比率倒數第二
中超各隊的外援配置思路基本一致:后衛線1名強力中衛、中后場1名防守型后腰、中前場3名組織前腰或者攻擊型前鋒。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看一看9輪中超過后排名靠前球隊外援的進球比率,由此說明他們對于各自球隊的進攻起到多大的貢獻。
魯能的外援幫總共只打進3個球,而且來自3名球員:蒙蒂略、阿洛伊西奧和塔爾德利,總進球數只比富力和永昌高,與國安和綠城并列倒數第三。在進球比率方面,魯能外援的進球比率只有27.3%,排名降至倒數第二。進球比率低說明本土球員的進球數更高,既可以說火力點比較多,同時也可以認為缺少穩定的得分點。
亞冠外援進球比率位居首
外援進球多少和球隊的成績并不呈正比,比如遼寧隊,前9場比賽的6個進球全都由外援包辦,亞泰的7個進球中有5個來自前鋒莫雷羅1人,但是這兩支球隊排名倒數后兩位。再看廣州富力,9場比賽外援一球未進,9個進球來自本土,不過他們的戰績并不差,目前排名中游,積分比魯能還多3分。相對理想的模式是恒大、上港、華夏包括蘇寧,這也是排名前四的四支球隊,他們以超強外援團隊為依托,本土球員為輔助,雙拳出擊。
亞冠聯賽中的魯能相比中超,在“土洋結合”上做得更合理,面對實力更強的對手,外援和本土球員都有更加出色的發揮,其中6場小組賽后的外援進球比率位居BIG4榜首,這種反差也體現在塔爾德利身上。
從亞冠附加賽到前晚與悉尼FC的淘汰賽,在8場比賽中塔爾德利打入6球,進球效率極高,而且價值千金。主場對陣廣島三箭打入制勝一球,對陣悉尼FC攻入扳平比分的進球,與之相對應的是,8場中超他只打進1個球。
尤西雷的攔截能力在弱化
魯能與悉尼的首回合之戰,尤西雷的總體發揮很難令人滿意,尤其是上半場,魯能的丟球他是第一責任人,正是因為沒有及時回防到位,讓對方的卡爾尼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輕松頭球破門。上半場比賽一個細節是,每當比賽中斷時,王大雷總會和尤西雷進行交談。
曼諾不止一次談到,他希望球隊踢得更加攻守平衡,但是因為中場控制力不足導致這一愿望經常破滅。最近幾場比賽曼諾已經做出調整,比如讓狀態出色的李微取代蒿俊閔,擔負更多的防守任務,其實這也是為了彌補尤西雷防守中的漏洞。
過去5場比賽(中超和亞冠),尤西雷的總搶斷數只有4次,場均0.8次,客場與亞泰之戰沒有一次搶斷,前9場比賽,他的總搶斷數為26次,場均搶斷高達2.9次。
以上相關數據只是魯能外援在攻防兩方面表現的一個縮影,還是那句話,魯能現在的病根不僅僅在外援身上,對外援包括內援的管理更為關鍵,到底是能力問題還是態度問題,這是俱樂部需要考慮的。二次轉會前魯能無法更換外援,在現有人員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一些“沉睡”的外援喚醒就變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