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社會萬象 >

促進中瑞文化交流的漢學家馬悅然去世 像老和尚圓寂了一樣平靜離世

來源:小編整理2024-09-12 17:16作者:Mao

著名漢學家、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于當地時間10月17日去世,享年95歲。后有媒體向其家人和生前友人求證了這一消息,其中,馬悅然的夫人陳文芬表示,馬悅然于10月17日在家中平靜離世,“像老和尚圓寂了一樣。”

生前為諾貝爾文學獎18位終身評委之一!馬悅然教授畢生致力于漢學研究,和中國文學譯介。是他,最先將中國的古典名著《水滸傳》《西游記》譯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詩經》《論語》《孟子》《史記》《禮記》《尚書》《莊子》等。

馬悅然曾說,“我不是中國人,可是我讀過相當多的中國文學著作。每讀到一篇我非常欣賞的作品,我都希望把它譯成我自己的母語。因為我愿意讓我的同胞欣賞我自己欣賞的文學作品。

在中瑞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馬悅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到了魂牽夢縈的地步,但多數人并不關心他的漢學研究心得,只是抓緊一切時機、拐彎抹角地追問諾獎的事。他希望自己生在南宋,“如果生在山東,就和辛棄疾是鄰居了,可以談談詞,喝喝酒。”

馬悅然

(Göran Malmqvist)

,1924年6月6日出生于瑞典南部的林雪平

(Linkoping)

——這里是瑞典第五大城市,也是瑞典著名的“大學城”之一。1946年,馬悅然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跟隨著名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學習古代漢語和中國音韻學。1975年,馬悅然當選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為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對漢語學習有著很高的天分,他跟隨漢學家高本漢學習兩年中文后,便能夠閱讀《左傳》《莊子》《詩經》。在很長時間內,馬悅然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中惟一懂得并且精通中文的評委。

馬悅然(1924年6月6日-2019年10月17日)。

馬悅然與中國的緣分頗深。早在1948年,大學畢業后的馬悅然,就曾經來到中國四川,進行方言調查。此外,馬悅然的兩任妻子均為中國人,他的第一任夫人陳寧祖來自四川省,1996年因病辭世,第二任夫人陳文芬為臺灣媒體人。

馬悅然把大量中國古代、現代和當代的文學作品介紹到國外,在中瑞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他曾將《水滸傳》、《西游記》譯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紹了《詩經》、《論語》、《孟子》、《史記》、《禮記》《尚書》、《莊子》、《荀子》等先秦諸子的著作,翻譯了辛棄疾的大部分詩詞,并組織編寫了《中國文學手冊:1900-1949》。除此以外,馬悅然還翻譯了魯迅、沈從文、老舍等當代中文作品,他一生致力于提升中國文學在國際上的地位,是當代西方漢學界的領袖人物之一。




馬悅然的主要作品

著作

《另一種鄉愁》

《俳句一百首》

《二十世紀臺灣詩選》

《中國西部語音研究》

《中國文學手冊1900-1949》

《現代中國文學及其社會背景》

譯作

《毛澤東詩詞全集》

《西游記》

《水滸傳》

《中國八十年代詩選》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老舍的短篇小說《普通病房》

沈從文的《邊城》《從文自傳》

張賢亮《綠化樹》

李銳的短篇小說集《厚土》,長篇小說《舊址》

臺灣詩人商禽的《冰凍的火炬》

高行健的小說戲劇集以及長篇小說《靈山》

北島和顧城的詩選《海岸與被寵壞的孩子》

論文

《論〈左傳〉中“其”字的不同功用和意義》

《〈西游記〉中疑問句結構的責任形式》

《西部官話語音研究》

《論先漢及漢代文本中“嫌”字的語義》

《四川方言造句結構的限制形式》

《中國現代派詩歌的誕生》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安也

校對丨翟永軍

為什么不早點讓我們知道,如果早一點。至少我們還可以跟他說聲謝謝。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