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山大學碩士畢業,4年前,手握幾份讓人艷羨的offer,放棄到大型國企上班的機會,卻選擇到少林寺“就業”;他的工作有些神秘,大部分時間待在寺里,卻不是出家人;他執掌“武林秘籍圣地”藏經閣(少林寺圖書館),又時常接待一些“大人物”。近幾年,許多有關少林寺的輿論風波他都親身經歷,他處理危機的公關能力日漸顯露。他殫精竭慮地維護著少林寺品牌,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研究僧”?他眼中的少林寺又是怎樣的?
功夫劇《快樂少林》讓他結緣少林寺
沒有人會懷疑中山大學碩士畢業的朱炳帆能夠找到一份輕松穩定、待遇優厚的好工作,包括他自己。讀書期間,他便喜歡上了廣州這個經濟發達、市場開放的一線沿海城市,并打算畢業后留下來工作。
一切都如他規劃的那般順利,尚未畢業,便手握幾份讓人艷羨的offer:中國電信、中船重工以及一家事業單位。2010年2月,朱炳帆權衡考慮后,最終簽約中國電信。但在試用期的一個月里,另一份“特別的”工作卻一直撩撥著他的心。這份工作緣于他與少林寺的一段淵源。
2009年5月,在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功夫劇《快樂少林》全球巡演啟動儀式舉行。來自家鄉河南的少林文化,引發了朱炳帆的強烈興趣,他決定放棄畢業論文原來的課題,以家鄉的少林文化作為選題。7月,為完成探討少林文化海外傳播的碩士畢業論文,朱炳帆通過各種渠道先后3次申請到少林寺調研,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錢大梁最終接受了他。這次調研,讓朱炳帆第一次與少林寺親密接觸。
半個月后,朱炳帆很快完成了調研任務。這個年輕人的踏實、勤奮給錢大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少林寺需要這樣的人”。錢大梁向他發出工作邀請,但朱炳帆當時并未認真考慮。
“臨畢業前,因緣巧合與錢總通過幾次電話,希望我能到少林寺這邊參與工作,并希望我能負責維護少林寺的官方網站。直到這時我才開始認真考慮這份工作。從未想過要回家鄉工作的我,卻被少林寺吸引了。”朱炳帆說。
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導師高小康教授的一句話,徹底打動了他:“國企央企外企事業單位數不勝數,但全世界只有一個少林寺,它是獨一無二的。”
四年的少林寺“研究僧”生涯
4月10日上午,鄭州大學新校區暖風拂柳,綠草成茵。穿過清幽的校園,記者在圖書館樓前見到了朱炳帆。他告訴記者,他從去年10月份便從少林寺來到鄭大少林文化研究院。“鄭州大學少林文化研究院”于2011年籌備,2013年4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鄭大歷史學院院長韓國河任研究院院長,方丈釋永信擔任名譽院長。
“來研究院之前我一直在寺里住,不過沒有剃度。雖說沒有出家,但待在寺里,白天工作,晚上的大部分空余時間,都在鍛煉、看書、與寺里的師父們聊天。”
“雖然寺里沒有娛樂活動,平時也要跟師父一樣吃齋,但我的生活并不像僧人那般清苦,畢竟我是在家人,寺里寺外能出入自由,每天也不必受朝九晚五的限制,也可以經常下山。在與僧侶們聊天的過程中我得知,原來僧侶中也有很多高學歷的精英。”
現今少林寺至少有50名僧人遠赴各地進修,在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都有中國少林寺的留學生。近年來,隨著少林寺對人才吸收與培養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精英人才聚集到少林。
朱炳帆受聘的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對少林寺的商標、品牌等無形資產進行保護。公司辦公室設在鄭州,但朱炳帆加入公司后第三天,便被派駐到了少林寺,一待就是近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