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點半,沿著白蟻所挖的路道深挖兩米后,一個直徑約70厘米的“宮殿”呈現在大家面前。張傳文和同事不敢耽擱,迅速挖開副巢,直搗主巢。“白蟻很聰明,一有風吹草動,蟻王、蟻后就會轉移進地道,就找不到了。”
挖開主巢后,一只約7厘米長的蟻后現身。張傳文發現,蟻王、蟻后已被小白蟻包圍,呈“托舉”狀。“這是想逃跑啊!”張傳文趕緊伸手去抓,還遭到兵蟻反擊,戴著手套的張傳文輕松抓住了蟻王、蟻后。
12月21日,張傳文拿出裝有“蟻王”、“蟻后”的礦泉水瓶說:“這只蟻后起碼有30歲了,正是壯年,一天能繁殖2000多只白蟻,還好抓住了。”
第三號“殺手”木板遭咬得只剩皮“和很多古建筑一樣,三蘇祠也被白蟻‘盯’上了。”林小平說,三蘇祠古建筑,多為磚木結構,祠堂內年齡超過百歲以上的古樹,有很多。白蟻喜啃噬木材,除潮濕霉爛、火災外,白蟻已成為加速三蘇祠古祠堂毀壞的第三號“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