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否定的,有研究數據顯示:一頓吃340克牛肉跟一頓吃113克牛肉相比,肌肉的蛋白質合成速率幾乎沒有任何提高,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一頓攝入多于30克的蛋白質并不會造成更多的肌肉合成。而且即使是蛋白質,如果攝入過多,分解后的氨基酸還是有可能被身體拿來供能甚至轉化成脂肪,這顯然是大家不想看到的。
不過這也不能表明每餐的最佳蛋白質攝入量就一定是30g了,不得不說的是,大部分研究的實驗對象都并不是針對日常攝入蛋白質量較高,有一定訓練經驗的健身愛好者或健美選手,而他們更習慣高蛋白的飲食也有更大的運動量。因此考慮到實際情況,每一餐的最佳蛋白質攝入顯然還需隨著年齡,肌肉量,體重,訓練量的不同而做出調整,如果你真的一定想知道更適合自己的值的話,可以考慮拿自身當小白鼠做實驗。(比如蛋白質總量相同的情況下連續一個月一日3餐,接著連續一個月一日5餐進行比較,就當感受一下)
另外再給大家一個很簡單的參考標準,如果你發現自己某段時間的放氣量明顯多過平時,也更臭的話,那你就有可能是攝入蛋白質總量過多,或者每餐攝入的蛋白質過多超過消化能力。那么你可以嘗試著減少單次或總共的蛋白質攝入量,當然也有可能你只是需要多吃點蔬菜。
總的而言,雖然每一餐的飲食都盡量均等,均衡會是更規律,對腸胃更好的做法,但你真的不太需要在意一頓兩頓的蛋白質攝入量是什么,有沒有什么30克還是40克的攝入限制。只要你自己覺得方便,只要符合你的生活習慣,吃下去的終歸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