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李繼遷 李自成
明末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人稱“李闖王”的李自成就出生在陜北米脂城外的李繼遷寨,陜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而李繼遷寨就是因為是黨項族的首領李繼遷出生在此地而得名,所以李自成很有可能是李繼遷的后裔,即使不是,也算是古代黨項族的后代,所以并不是純正的漢族人,事實上連李自成自己都宣稱自己是李繼遷的后代。他這樣說,最初為了反抗明朝的殘暴統治,不過后來有學者考證,李自成的說法也許并非是空穴來風。
李自成
不管怎么說,李自成與李繼遷擁有同樣的出生地,這一點也是事實。而且陜北地區自古民風彪悍,百姓勇猛善斗,李繼遷就是因為不滿北宋趙匡胤企圖吞并銀州而率部請求遼的幫助,經過幾代人的奮斗,終于在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手中,西夏得以立國,李元昊也追封他的祖父李繼遷為皇帝,李繼遷成為西夏歷史上的第一任皇帝。
而幾百年后的李自成繼承了祖先敢于反抗暴政的性格,揭竿而起,勇敢地反抗明末殘酷的統治,并且一路所向披靡,百姓甚至唱著民歌歡迎李自成打到京城。也許是歷史總是相似的,李自成最終只做了不到一個月的皇帝就灰溜溜地離開紫禁城,而他的祖先李繼遷也是在黨項還沒有站穩腳跟的情況下就匆匆發動對吐蕃和回鶻的戰爭,結果自己也逗樂性命,兩個人都是功敗垂成,含恨而終的。
李繼遷簡介
李繼遷是出生在銀州的黨項貴族,李繼捧的族弟,他是西夏國的開創者,被封為夏國主。
李繼遷
李繼遷的一生與遼(當時稱為契丹)、北宋都有很深的瓜葛。他本事年少成名,十二歲就當上了管理吐蕃事務的大臣。后來李繼遷對李繼捧率部歸順北宋不滿,自己也率部歸順遼國,遼國皇帝為了制衡北宋,接受李繼遷的歸順,并封他為節度使。
后來李繼遷看到黨項各部落互不歸屬,各自獨自發展,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整合各部落,自己被擁戴成為黨項族的大首領,并且依照中原的模式,設立文武官員,并且聽取西夏境內漢族知識分子的意見,努力學習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大力發展西夏的經濟,增強西夏的實力。
李繼遷是軍事上的天才,他善于運用各種戰術,找到敵人的弱點,幾次都打敗了北宋的進攻,迫使北宋歸還了原來李繼捧獻出的土地,讓當時的遼、宋都不敢小看他。但是李繼遷也是政治上的小人,他先是歸順遼國,然后又投降北宋,不久又反叛,總之是個反復無常的小人,北宋被他搞得精疲力盡,對西夏也失去了信任,這就是為什么后來李元昊稱帝后,北宋遲遲不肯承認西夏的合法性的原因之一。
因為對北宋幾次戰斗的勝利,李繼遷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又向吐蕃發動戰爭,可是這次他沒有這么好運,在一次戰役中,李繼遷被射傷了眼睛,不久就死了,終年才四十二歲。
李繼遷的故事
關于西夏王朝的開創者李繼遷,在銀川和陜北各地的百姓中都流傳著一些關于他的故事,有些顯然是傳說附會,不過聯想到歷史上關于開國皇帝總有一些夸大其詞的記載,李繼遷的故事還是很務實的。
李繼遷畫像
李繼遷是當時的銀州防御使李光儼的兒子,但是當時他的家族已經算是銀州李氏的旁支了,算不上顯赫,真正當權的是他的族兄李繼捧這一支,不過他的母親光慕氏出身顯赫,據說李繼遷出生時,天邊出現了一道艷麗的彩虹,這可能是真的,因為沒人能考證,史書上還記載他“生而有齒”,這顯然不符合科學規律,可能是后人為了突出李繼遷的天才偉大杜撰的,這在歷史上早有先例,也不足為怪。他出生在陜北的無定河畔,后來成了黨項族的大英雄,人們就把他出生的地方稱為李繼遷寨,幾百年后,這個地方又誕生了一位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
李繼遷的母親從小就對他要求嚴格,而他自己也是聰慧果敢,善于騎射,非常有智慧,所以在十二歲時就嶄露頭角,擔任了管理吐蕃事務的官員,可謂是年少成名,不僅如此,李繼遷還非常勇敢,傳說有一次他帶著十幾個人上山打獵,不料遇到了一直兇猛的老虎,別人都大驚失色,只有小小年紀的李繼遷卻非常沉穩,他不僅沒有害怕,反而追著老虎連連射箭,最后射傷了老虎的眼睛,成功俘虜了這只老虎,從此以后,族人都對李繼遷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