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春秋名人子貢傳介紹 子貢一出現其口才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林毅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子貢傳》是一篇很長的文章,它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來對子貢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學問等方面進行了描寫、剖析。在《子貢傳》這篇文章中,首先是介紹了子貢,子貢姓端木,名是單字一個賜。文中說他嘴巴厲害,在辯論方面能力很強,并且用一個例子來進行了具體的說明。

子貢圖

子貢圖

子貢傳主要說的是,一個叫田常的人想要背叛齊國國君,但是,卻害怕姓國、鮑、宴的三個人,所以,想要轉移目標去進攻魯國。然而,由于魯國對于孔子來說是特殊的存在,所以,就想派自己的弟子去說服田常放棄攻打魯國,于是,子貢就自告奮勇的去了。在這次勸說過程中,子貢的辯論能力就徹底的體現出來。

子貢來到田常身邊,對田常說:“攻打魯國是不利的。因為魯國各方面都比較弱,勝之不武。但是,如果他進攻吳國,不僅可以削弱吳國國君的力量,還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可是,由于田常已經無法撤兵,所以,他就派子貢去說服吳王。子貢對吳王說,他應幫助魯國攻打齊國,這樣既可以與魯國交好,又可以增加自己的威信,使越國害怕它。同時,也能夠降低齊國的實力,最后吳王就可以實現吳國的宏圖大志。就這樣,子貢勸服了吳王。然后,子貢又去說服越王。他勸越王去取悅吳王,并哄騙吳王去攻打齊國,又勸說越和晉聯合打敗當時處于不利地位的吳國。

最后,所有的國君都聽信了子貢的話,這使當時的政局發生了巨大變化。

子貢一出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根據記載,子貢是能言善辯的,不光指的是他口舌厲害,主要是他能夠在國與國之間的復雜關系中觀察出形勢來,現在就說這個故事。

子貢像

子貢像

齊國想要攻打魯國,孔子特別著急,畢竟魯國是他的故國啊,很多弟子都想要去游說,孔子只讓子貢去了。

子貢去見了想要攻打魯國的田常,他知道田常在齊國是不得寵的,就跟他說,你即使攻下了魯國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畢竟魯國太小了,你在齊國的地位不僅不會因此上升,而且還會有反作用,會讓那些跟齊國作對的人力量更加強大。所以不如攻打國力比較強大的吳國,即使你們失敗了,這樣你們國家反對你的人就不會再有兵力,齊王就只能依靠你了。田常覺得自己這樣出爾反爾不好,子貢就讓他等著,自己會游說吳國,讓他們主動攻打齊國,于是田常就耐心等待。

子貢就見了吳王,先夸他,然后讓他攻打齊國救魯國,但是吳王有顧慮,怕越國趁機打自己。子貢說會游說越王幫助他,讓他沒有后顧之憂。子貢又告訴勾踐這件事,讓他報仇滅了吳國,吳國贏了會攻打晉國,自己會告訴晉國準備好。吳國就會輸,你就能滅吳國了,越王就去幫助吳國打齊國了。晉國也在子貢的告誡后做好了準備。吳王果然贏了之后打了晉國,兵敗了,越王馬上攻打吳國,吳國和越交戰輸了,又防守,被勾踐圍起來了,國滅了。這就是子貢一出使,導致五個國家都發生了巨變的故事。

子貢手植楷

子貢,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門生之一,他游歷數國,一生留下了很多為后人傳頌的精彩故事。

子貢手植楷

子貢手植楷

子貢之師孔子去世時,他眾多學生都守墓三年,而且每人都為它種植了一棵名貴樹種,這個事情讓世人廣為傳頌。其中,孔子得意門生之一的子貢,他是大家公認的尊師重道,注重禮節之人,他在老師的墓前種了一棵楷樹,等到了三年守墓之期結束之時,所有學生都離開了老師的墓地,只有子貢還繼續守著,一直守了六年。因此當所有樹木都枯死時,只有子貢的樹木還在。因為他多守了三年,也為了紀念子貢這種對老師深深的懷念和無比尊敬之情,子貢死后,這棵楷樹也一直有人照料,讓它可以茁壯成長。

雖然后來子貢的楷樹在光緒八年糟了雷火,可是為了紀念子貢這種尊師重道的精神,后人將雷火后的樹樁保留了下來,并且上面刻上了“子貢手植楷”這幾個字,這能夠時刻提醒我們,重視我國傳統文化思想,尊重文化傳承,好的一定要保留和發揚。

子貢植楷的故事也讓我們聯想到如今的社會,我們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尊師重道本是傳統美德,可是現在網絡上出現的各種學生辱罵老師,父母,不懂尊長的新聞卻讓我們寒心,希望大家能夠重視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尊師重道。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