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姜維為什么不能挽救蜀漢 奮力一搏卻因降將出身遭質疑

來源:小編整理2024-12-15 11:11作者:Mao

姜維親手格殺五、六人,是史料當中對于姜維最后一戰的記載,但卻也是一段頗為尷尬的記錄,作為蜀漢晚年級別最大的統帥,竟然已經到了需要親自上陣殺敵的地步,可見在姜維的最后時刻,他幾乎已經淪落為孤家寡人,最后時刻只能靠自己的個人武力,來挽回蜀漢王朝和蜀漢軍隊最后的榮譽,更為諷刺的是,他還是降將出身!

不甘心成為降將,眼看蜀漢政權走向滅亡的姜維仍然密謀進行最后的奮力一搏,策反鐘會引誘其率軍造反成了他最后的戰略計劃,按照姜維的布置,如能成功將會掀起曹魏集團內部的混亂,即便叛亂不成也要盡可能讓深入蜀地的曹魏十余萬軍隊互相殘殺,自己可以聯合蜀漢原有的舊勢力重新展開復國行動,將曹魏的軍事力量徹底從蜀漢的版圖內驅逐出去,蜀漢政權的光復之日也即將到來,可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千算萬算的姜維還是忽略了一樣,在司馬家族既高平陵之變后十幾年的時間里,早已將反對司馬家族的力量清除殆盡,縱然國內還有一定的反對力量,但早已掀不起風浪,也注定了這場叛亂將會以更大的嘩變收場。

面對鐘會的慫恿,曹魏十幾萬滅蜀大軍竟然無人響應,以至于鐘會和姜維被迫將軍隊的大量中高層軍官囚禁,企圖逼其造反甚至必要情況下將其殺死接管所有兵權,可早已喪失軍心的行動只會引起更大規模的嘩變,鐘會叛亂的消息傳出后,作為這只十幾萬大軍的統帥,鐘會不但沒有駕馭住軍隊反而遭到各路部隊的聯合圍剿,而這個時候站在他身邊的竟然只有區區幾百個親兵,數百人面對十幾萬大軍,最后的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讓后人比較疑惑的是,在這起叛亂中姜維曾經直接掌管的五萬蜀漢軍隊并沒有在叛亂中出現,甚至最后留在鐘會軍營的姜維遭到四面圍攻時,他的身邊也沒有太多數量的前蜀漢官兵,似乎這五萬大軍在一夜之間憑空消失,這數萬官兵沒有在這關鍵時刻派上用場,也成為了姜維失敗的重要因素,那這五萬官兵究竟去了哪里?也成了史書中沒有記載的謎團。

姜維,字伯約,天水人,自小博覽群書,兵法武藝無所不通,年紀輕輕就官至中郎將,在三國演義中的確是一員文武雙全的將領。他一出場就識破了諸葛亮取天水的計謀,并計陷趙云,且與趙云這一三國頂尖高手戰數回合毫無敗跡,反而越戰越勇;諸葛亮在世時,姜維也像關興、魏延一樣都是獨當一面的猛將。諸葛亮死后蜀漢在姜維的苦心經營下又苦撐了九年,但處在漩渦中心的他卻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蜀漢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漢末年,宦官專權使皇權受到削弱;黃巾起義后,軍閥混戰,民生凋弊。曹操有詩云:“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如此無度征伐對人力、物力、財力是嚴竣的考驗。人民厭倦了戰爭,希望國家統一,得到安定。

其次,蜀漢國力弱小,人才凋零。蜀國國力最直觀的數據是蜀漢投降時遞交文簿上登記的信息:“戶二十八萬,男女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倉糧四十余萬,金銀各兩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九十四萬人,相當于今天的一個小縣人口,卻供著十萬二千將士和四萬官吏,考慮到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蜀漢經濟怎能承受如此重負。

第三,姜維在蜀多有羈絆,有志難伸。姜維在棄魏投蜀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只是一個依計行事的戰將;三國演義里諸葛亮去世后姜維似乎在蜀國一直是主角,其實諸葛亮后的十九年里蜀漢真正的掌權者是蔣琬、費瑋,蔣、費主政時強調修明政治,與民休養生息,徐圖進取,姜維的處境并非演義中的光鮮。蔣琬、費瑋二人去世以后,姜維主政似乎可以傾全國之力北伐了,但政治卻不簡單。各種政權斗爭消耗了國內太多的資源,結果更多時候表現出的是力不從心,空負興復漢室的大志。

第四,姜維對時局的判斷不準確,戰略戰術上較大失誤。姜維一直認為蜀漢糧用足支數年,人強馬壯,軍器皆整,正是北伐的時機,作出這種判斷的前提條件是蜀漢經歷蔣琬、費瑋的治理,經濟條件有所改善,但仔細分析這恐怕只是姜維北伐的托辭;另一誤判則是姜維一直希望借魏國內部爭斗時起兵,低估了司馬家族在魏國的影響力,司馬氏由于長期領兵在外,在軍隊中有其他人無法超越的影響,所以司馬家族的統治能力是不容姜維懷疑的。

第五,姜維興兵二十萬二伐中原,司馬師司馬昭作大都督,徐質領先鋒,姜維計殺徐質,又將司馬昭圍于鐵籠山,司馬昭手下有六千余人,僅有一口供百人飲用的山泉,危急關頭司馬昭拜泉出水,最終魏兵智敗羌兵并合兵一處,將姜維大敗,司馬昭似乎有天助,姜維被上天遺忘。另一次命運悲劇也是姜維悲劇一生的終結,蜀漢滅亡,姜維詐降鐘會,挑起鄧艾與鐘會的矛盾,讓鐘會計收鄧艾,并鼓動鐘會殺死魏將,但就在領武士前去殺魏將時,忽然一陣心疼,昏倒于地,半響方蘇,而魏將已里應外合殺入,姜維拔劍上殿,不幸又心痛轉加,姜維自刎而死?梢娪⑿蹜巡挪挥,生不逢時的無奈。

“天數”二字解作把一切不可解的事,不能抗御的災難都歸于上天安排的命運。姜維的悲劇命運并不是不可解的,但最終的失敗卻是無法避免的,或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本身就是悲劇。棄魏投蜀,承武侯遺志興漢室。雖然蜀漢國力弱小,后主暗弱;雖然無武侯的絕世才學,權傾朝野的影響力;雖然多次伐魏多有掣肘,難有支持;雖然時運不濟,命運作祟。但仍堅持復興漢室,鞠躬盡瘁。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說出來了姜維的悲劇人生。要么怎么說歷史是一面鏡子呢!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