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古代最懶詩人,你會想到誰呢?是金昌緒還是張若虛,一個僅存一首詩,一個2首,都差不多懶,這里僅僅指他們的作品,并不是指他們的性格,看看兩者之間究竟懶到什么程度吧!
詩人金昌緒名氣不大,卻“懶”得很,這首詩是其平生唯一存世作品,詩名《春怨》,不仔細看,你會覺得這首詩沒有什么水平,但真的是這樣嗎? 初看起來,這大概是《三百首》中最“沒水平“的一首詩了,全詩沒有高級字眼,也不像王維詩一樣充滿著禪機,是一首小學生都看得懂的詩。但這短短20字,卻因靈動自然而流傳了千年,一字不可改,可謂冠絕古今了。讓我們來品一品:
《春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用五言絕句來寫閨怨詩,這是唐詩中是非常少見的。而作為被寫得太多太多的閨怨,多數時候是哀哀怨怨,頗為俗氣的。這首詩名再平凡不過的五絕,能流傳下來靠的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詩人明明寫相思,卻不著一字相思之語,截取了典型的動態場景,將這份幽怨的相思寫盡。午后,一群黃鶯鳥兒自顧自的在歌唱著,屋內走出一個怒氣沖沖的女子,她拿起棍棒朝著樹枝一陣亂打,為何?因為黃鶯吵了她的美夢,讓她無法飛身到遼西與愛人相聚!
如何用詩意地語言,寫一個絕妙的故事,這首詩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例子。一個最簡單的場景,詩人用倒敘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訴說,如一個短篇小說般動人。一、二句“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一個“打起”加上“莫教”,一位看似任性而又矯情的思婦形象呼之欲出。在這里,詩人設了一個疑問,女子本多情怎會有打黃鶯鳥兒的舉動。
三、四兩句是為答疑,原來這黃鶯鳥兒是擾了女子的清夢了,這不解風情的鳥兒讓她與愛郎的夢中相聚泡湯了,于是氣急敗壞就難免了。
全詩看似信手拈來,卻環環相扣,一句一意,一氣蟬聯而下者,每一句都在為后一句設疑,可謂一字不可改。最難得的是它的存在告訴我們,唐詩也可以白描,也可以以通篇敘事的方式達到抒情的目的。
有的詩你說不上它哪里好,但是一般人就是寫不出,這首詩五絕就是這首詩的代表之一。可惜金昌緒一生只有此一作,也是令人惋惜了。這首詩看似很“沒水平”,實則高明得不了的唐詩!
說完金昌緒之后,再來看下張若虛
說起張若虛,可以說是一個很“隱秘”的人物,歷史上關于他的記載很少,《全唐詩》里面,關于他的介紹也就只有26個字,他的字號,我們都一無所知,我們只知道他是初唐詩人,并且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那么他出名的詩作是哪兩首呢?一首是《春江花月夜》,一首則是《代答閨夢還》。第二首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是第一首我們就不會感到陌生了。
張若虛的詩作細膩而溫和,并且飽含深情,就拿他的《春江花月夜》來說吧,其詩沿用了陳隋樂府舊題,寫出了真摯動人的離別之情且又帶有深層的哲理意味。全詩語言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百科)。所以有言稱《春江花月夜》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