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這一層交情,凡是劉玄德被人逼上絕路,開始拋妻棄子的時候,都是呂奉先默默的在后方替他照顧家人,而他之所以這樣做,不單是因為劉玄德是他的結拜兄弟,更是因為倘若丞相想要殺他的時候,劉玄德能夠替自己出頭。后來為了征討袁術,丞相授意二人再次統一戰線,因為兩人的交情不凡,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就變得更加的牢靠?墒钱攽馉巹倮,呂奉先卻被丞相抓了起來,他自然非常的不忿,質問他既然是丞相的客人,為什么卻對于自己被擒之事一言不發,好歹也幫忙求求情啊。按理說這個時候就該他這個義兄出面了。
呂奉先先是對丞相服軟,稱你既然擅長謀略,而我又是三國第一猛將,咱倆在一起就是雙劍合璧,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丞相聽了點了點頭,又問劉玄德的意思。結果這位義兄非但沒有幫著說話,反而添油加醋的說道,你忘了他跟著丁原的時候殺了丁原,跟著董卓的時候殺了董卓,你就不怕他跟著你的時候,再殺了你?此話一出,呂奉先腦袋嗡的一聲,他沒想到自己的好兄弟會如此陷害自己。
可劉玄德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當時他已經得到了豫州,如果呂奉先死了,那么他還有希望再得到徐州,但如果不死的話,那么徐州就將會落在呂奉先手里,當時在那片地域已經沒有多少能夠制約呂奉先的強將了,對他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不過這一落井下石的手段并不高明,他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實在不是正人君子所謂,傳出去也不好聽。
參考丞相的脾氣,他其實應該選擇讓呂奉先活才對。因為最終的決定權其實是在丞相的手中,殺不殺他其實早就有了打算,他之所以詢問,就是想要得到一個令他滿意的答案,若是正中他下懷的話,便會按照這個意思去辦,以后出了事也方便他自由甩鍋。呂奉先畢竟有太多信用不良的記錄,丞相自認手段高明,可是一樣沒有把握能夠制住他,因此還是殺了最為保險。
所以就算是劉玄德為他說了一句好話,那么丞相還是會笑瞇瞇的繼續問其他人,直到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為止。實際上劉玄德在這里中了丞相的計謀,無論他怎么回答,始終占不到一點好處,這是他棋差一招的地方。不過這個典故也提醒了我們,當決定權不在我們手中的時候,千萬不要站出來做惡人,萬一對方否定了你的提議,那么你就會變得里外不是人,而當決定權在自己的手里,就盡量教唆別人當惡人,讓他們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