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戰”傷了汪精衛
此后,張學良一路攀升,最終榮登“中華民國”陸?哲姼彼玖钪。而汪精衛卻在權力的爭奪中敗于蔣介石之手,甚至一度出走香港。其實,在國民黨內論資歷與名望,以及與孫中山的個人關系,汪精衛都超過蔣介石。1925年改組大元帥府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汪精衛還以全票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但由于軍權掌握在蔣介石手中,沒過多久,他就落了下風。
此外,汪精衛敗于蔣介石,還有他個性的原因。汪精衛不貪錢財、不近女色,與他周圍的污濁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汪精衛對自己的部下要求很嚴,從不搞“封官許愿”,由于跟他撈不到什么好處,愿意跟隨他的人就很少。另外,汪精衛討厭“拜把子”那一套,蔣介石曾兩次給汪精衛送去蘭譜,希望和汪精衛結為“拜把兄弟”,都被他婉言謝絕了。
作為國民黨內資深的元老級人物,無論是從資歷、聲望、理論水平還是政治經驗等諸方面綜合來看,汪精衛仍不失為蔣介石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因而,在反蔣的軍閥們想擰成一根繩討伐蔣介石時,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汪精衛。
于是,張發奎于1929年9月17日在湖北率先發表《擁汪討蔣宣言》,電請汪精衛回國。
汪精衛回國后,以“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監委員聯席會議”的名義發布命令,分別委任閻錫山、馮玉祥、張發奎、唐生智、石友三、胡宗鋒、何鍵、李宗仁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路軍總司令。他一人統領這些反蔣大軍,一時聲勢極盛。
但這支七拼八湊的隊伍內部矛盾錯綜復雜,指揮不靈,步調不一。不到半年,汪精衛的反蔣大軍就被蔣介石各個擊破或收買瓦解。
到了1930年初,“中原大戰”正式爆發后,閻錫山電請汪精衛北上主持黨務。汪精衛在北平組織“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汪精衛被奉為“擴大會議”的領袖。此后不久,汪精衛、閻錫山等人又成立了反蔣國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