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
為爭取東北軍這一強大的力量,汪精衛又是去電又是派人,并應允優越條件,期望張學良能站在自己這邊。
面對當年的偶像,張學良或許心中會有一絲別樣情懷,但面對是支持國家統一,還是助力紛爭亂戰的選擇,張學良最終站在了蔣介石一邊,十萬東北軍進關,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當得知張學良已經出兵助蔣,汪精衛呆立無語,匆匆離開北平。
張學良的選擇,讓汪精衛痛失難遇的一次倒蔣機會。此后,他便對這位東北少帥產生了難以化解的怨恨。
北平交惡反目成仇
政治上的事往往是瞬息萬變,分分合合,難有定數。1932年初,汪蔣二人再度釋怨,重新合作,汪精衛就任行政院院長之職。這一時期,他對日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針。淞滬抗戰正酣之際,汪精衛曾商請坐鎮北方的張學良進兵熱河,以牽制日軍。但張學良卻以“鞏固后方”為由,拒絕了汪的要求,讓汪精衛很是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