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筆”高人助多爾袞史可法隔空叫陣
明清交戰之際,多爾袞率領的清軍與史可法麾下的南明部隊對峙許久,南明小朝廷派使者到北京,提出愿意割讓一部分土地并賠款,企圖讓清軍退兵。多爾袞拒絕后寫下《致史可法書》,督促南明政權投降。其實這封信是由被稱為“文妙當世”的才子李雯執筆的,此信措詞精巧,本是一道最后通牒,卻自稱是善意的忠告。
史可法看后大怒,也寫了《復多爾袞書》,盡管他可以針鋒相對,痛加駁斥,把回信寫成一篇壯懷激烈的檄文,但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委婉剛勁,綿里藏針。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南明王朝的確是實力有限,底氣不足。此信其實是由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代筆的,雙方主將背后各有高人“捉刀”,隔空叫陣,咄咄逼人。
沈德潛“代筆”乾隆詩招來鞭尸之禍
清代的乾隆皇帝是個喜歡附庸風雅的人,一生癡迷于寫詩,總共留存四萬多首,這一數量空前絕后,然而質量上乘的卻寥寥無幾。其實,乾隆的許多詩作都是他人代筆,一些質量不錯的詩作也多是經過御用文臣潤色過的。其中大學士沈德潛的功勞最為突出,因此沈德潛生前備受乾隆寵愛。沈德潛死后,其門人整理他的作品時把他為乾隆代寫的詩也收錄了進去,令乾隆惱羞成怒,急火攻心,便下令把沈德潛的尸體挖出來鞭打,還查抄了沈德潛的家?梢姡覙屖“代筆”這種事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