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被廢
如果一個人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不得不說這個人還真是沒記性。
人在對某件事特別執著的時候,就容易腦袋糊涂。太子胤礽是這樣,他的那些兄弟也一樣;书L子胤禔見胤礽被廢,以為自己當太子的時機已到。他笨得以為康熙不殺胤礽,是放不下“父親的身份”,于是主動申請為康熙除奸——處死胤礽。
他也不想想,康熙為什么生胤礽的氣,不就是因為他對十八阿哥的死漠不關心嗎?現在他又跑來說想幫康熙殺掉自己的兄弟,這康熙還能放任不管?直接交刑部看管了。不僅如此,胤禔幾年前行巫蠱之術詛咒太子的事又被人揭發,數罪并罰,讓皇長子胤禔的余生都在高墻中度過了。

過了段時間,康熙氣也消了,又想起了胤礽的種種好。于是召集眾大臣,說他夢到了孝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因為廢太子的事很不高興。還說,胤礽的病明顯好轉。
大臣們心想,把胤礽的種種錯誤歸結為他有病,這說明皇帝心里還是挺想重立胤礽為太子的?滴踅o自己找了個臺階下,于是在1709年下詔立胤礽為皇太子。
按理說,胤礽經過上次的教訓,應該收斂一下,討康熙老人家的喜歡?伤是故態復萌,重新結黨營私,一個嶄新的太子黨又誕生了。隨著太子黨的不斷壯大,康熙再次出手打擊太子黨。1712年,再次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胤礽兩次被廢,早已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從此之后再也沒能東山再起。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凄涼地死在禁所內,終年51歲。
成功要耐得住寂寞
如果說在太子胤礽的廢立上,康熙是無奈的反復,還不如說是胤礽自己坐上了一會天上一會人間的人生過山車。雖然胤礽當了大清國的“副總經理”,但想行使這“副總經理”的權力,就要掌握好與康熙這個“總經理”的關系問題。別忘了誰才是老大!
試想,如果胤礽真正做到夾起尾巴做人,那康熙歸西不是早晚的事嘛,皇位注定是他的!急什么呢?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人總是耐得住寂寞的!要知道,世間事自古以來都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所以不要只想著那“天下知”那一刻的美好,卻忘了成功人士們都耐住了“十年無人問”的寂寞。
其實很多人都具備成功的條件——聰明的頭腦、超凡的能力等。可他們或輕浮,或浮淺,或慵懶,無法抵擋人生中的寂寞,所以應了那句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