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三國名將是怎么死的?都死在誰手上?

來源:小編整理2024-03-04 10:11作者:黃日展

三國亂世,英雄出世,群雄并起。文臣武將如天上星星一樣數不勝數,你知道那些作戰勇猛的戰神是怎么死的嗎?

一、被其他武將斬掉:夏侯淵、魏延、典韋

夏侯淵:定軍山之戰

夏侯淵

蜀魏對陣漢中,定軍山夏侯淵來迎黃忠。黃忠從定軍山對山飛馬而下斬卻夏侯淵。三國中兩將交鋒斬將下馬無數,僅有黃忠斬夏侯淵乃是斬的無雙武將。也可以看出黃忠實在是一員特別之將了。

黃忠逼到定軍山下。是夜二更,忠引軍士鳴金擊鼓,直殺上山頂。此山有夏侯淵部將杜襲守把,止有數百余人。當時見黃忠大隊擁上,只得棄山而走。忠得了山頂,正與定軍山相對。法正曰:“將軍可守在半山,某居山頂。待夏侯淵兵至,吾舉白旗為號,將軍卻按兵勿動;待他倦怠無備,吾卻舉起紅旗,將軍便下山擊之:以逸待勞,必當取勝。”忠大喜,從其計。

卻說杜襲引軍逃回,見夏侯淵,說黃忠奪了對山。淵大怒曰:“黃忠占了對山,不容我不出戰。”淵分軍圍住對山,大罵挑戰。法正在山上舉起白旗;任從夏侯淵百般辱罵,黃忠只不出戰。午時以后,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墮,多下馬坐息,乃將紅旗招展,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魏延:夷其三族

魏延

諸葛亮死后,魏延率軍欲殺楊儀,反被楊儀派馬岱殺死。后魏延一門被夷滅三族。

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為前鋒,夢到自己頭上生角,問占夢人趙直,趙直說:“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卻對人說:“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兇甚矣。”

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后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后,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諸葛亮歿,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么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楊儀擺布,做斷后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魏延先占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斬了他,將頭顱獻于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并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么?”于是誅滅魏延三族。

典韋:宛城之戰

典韋

確切而言,典韋不應該屬于這個類型的死法。典韋屬于力戰而死,無雙武將力戰而死也僅典韋一人,姑且把他分在這個死發里面。曹操來攻,宛城的張繡投降了曹操。而曹操看上張繡的叔叔張濟(已死)之妻鄒氏,然后張繡就憤怒了。于是在“是夜曹操于帳中與鄒氏飲酒”之時盜去典韋之戟,要殺曹操。典韋為保曹操,奮力向前。此時“韋身無片甲”。最終“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后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然后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

典韋的死是三國里其他武將所表現不了的,其死的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二、處死:呂布、龐德、關羽、

呂布:下坯之戰

呂布

曹操打城,呂布在白門樓守城,后睡著在椅上。呂布手下宋憲和魏續盜其畫戟,并將呂布繩纏索綁。曹操上樓來問劉備如何處置呂布,劉備說丁原和董卓給曹操聽。然后曹操令將呂布縊死。由于《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于人們的心目之中。

呂布雖驍勇善戰,但又勢利多變,故除其勇武為人所記,個性卻并不為人所喜。

呂布曾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任騎都尉、主簿。漢靈帝死后丁原進京與大將軍何進密謀誅殺宦官,并為執金吾。董卓入京后令其誘殺丁原,董卓得勢后收呂布為義子,任中郎將,封都亭侯。

漢建安三年,曹操部隊攻打呂布的根據地—下邳,由于呂布無謀而多猜忌,諸將各自猜疑。故每戰多敗。曹操圍攻三個月,上下離心,其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反叛。當時呂布與其麾下登上白門樓,曾命其左右取下他的首級去見曹操。但是左右不忍,,于是下來投降曹操。投降后呂布請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劉備卻提醒曹操呂布為人無信,多次背叛,最后曹操將呂布縊死。

其部屬陳宮、高順亦拒降被處死,張遼則領兵向曹操投降。曹操下令將呂布、陳宮、高順的首級送往許都彰功,然后下葬。

龐德:樊城之戰

龐德

龐德隨于禁出戰關羽于禁被關羽水淹七軍。于禁投降,龐德死戰。龐德奪一支小船,卻被周倉撐一支大船撞翻,龐德落入水中,周倉知水性,于水中生擒龐德。龐德不降,關公令刀斧手斬之。

建安二十四年(218),龐德率隴西兵屯扎樊城,協助曹仁力挫關羽。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面額,威風八面,故蜀軍士兵都十分地驚怕,稱他為“白馬將軍”。時值暴雨季節,漢水泛濫,樊城一帶平地積水五六丈,曹軍被迫與敵軍水戰。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斗,箭嫉射盡,又短兵相接。而他格斗益怒,膽氣愈壯,而洪水浸盛,蜀軍的圍攻更加猛烈。于是他對天起誓說:“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這時,手下將士大多投降,而他獨乘小舟往來沖蕩,因浪高舟翻,弓箭漂失,被蜀軍擒獲。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并高聲斥罵:“豎子,何謂降也! 魏王帶甲百萬,威震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耶?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于是被關羽所殺。氣節豪邁,骨鍍棱梭,遂稱一代名將。

曹操聞知此事甚為傷悲,為之流涕,于是封其二子為列侯。

關羽:樊城之戰

關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認命關羽為前將軍,七月,關羽不顧來自東吳的威脅,率軍攻打樊城的曹仁。并派人深入曹魏的占領地區策反,擾亂敵人后方。曹操派大將于禁助戰,關羽借漢水淹曹魏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之銳。

此時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愿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后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

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后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呂蒙不費吹灰之力就遂次第攻陷荊州各郡。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后曹操先后派遣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最終徐晃出戰擊敗了圍困樊城的關羽軍隊。此時關羽知悉后方生變,乃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

關羽軍隊的家屬多在江陵(南郡治所),得知江陵失陷于孫權,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義子關平于臨沮被害,此時是公元220年初。

關羽兵敗麥城后,自知勢孤力窮,便向西退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他假裝投降,把幡旗作成人形立在城墻上,借機逃走,士兵都跑散了,跟隨他的只有十余騎兵。孫權已事先命令朱然,潘璋斷了關羽的去路。12月,潘璋手下的司馬忠在漳州活捉關羽及其子關平,將他們斬首。關羽死時58歲

三、中箭而后死亡:孫堅龐統、黃忠、甘寧、太史慈、張遼、徐晃、張頜

孫堅:夏口之戰

孫堅

為了乘勝追擊,孫堅單騎獨來。在山林之中中了埋伏。山上石子亂下,林中亂箭齊發。孫堅體中石、箭,腦漿迸流。當場死亡。壽止三十七歲。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陽)人。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與朱雋一起剿滅黃巾軍。官職為別部司馬、議郎、長沙太守等,并參加過諸侯聯合討伐董卓之戰。公元一九二年袁術派他前去攻打荊州劉表,被劉表部將黃祖射死,年僅三十七歲。公元229年春,孫堅的二兒子孫權正式登基稱帝后,追謚他的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

龐統:雒城之戰

龐統

劉備和龐統分兩路取雒城,劉備將白馬的盧給龐統騎,讓龐統走小路。結果在落鳳坡埋伏的蜀將張任只望騎白馬者射來。鳳雛龐士元就這樣死于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

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勛,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后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謚號為靖侯。龐統死后,葬于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黃忠:猇亭之戰

黃忠

關羽、張飛死后劉備要為兩位報仇,起兵七十五萬要滅吳。黃忠因見關興張苞屢立大功,嘆曰:“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老將黃忠聽后不服老提刀上馬,追擊捉到關公的吳將潘璋三十余里,中了埋伏。四面周泰、韓當、潘璋、凌統圍住黃忠。黃忠退時,被馬忠一箭射中肩窩,險些兒落馬。黃忠中箭之后關興張苞引兩軍殺來,救了黃忠。在劉備御前寨,黃忠箭瘡痛裂,對劉備說了“臣今年七十有五,壽亦足矣。”之后就不省人事。

甘寧:猇亭之戰

甘寧

黃忠死后,劉備更恨東吳。繼續進兵,此時甘寧已患痢疾,帶病從征。甘寧在船中養病時,蜀兵大至,遇上劉備借來的的番王沙摩柯所帶蠻兵。甘寧見其勢大,自己又有病在身,撥馬而走。卻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甘寧帶箭而走,然后坐于大樹之下而死。

太史慈:合淝之戰

太史慈

赤壁之戰之后,曹操留張遼守合淝。孫權在合淝與曹兵交鋒大小十余戰,未決勝負。太史慈獻計,要張遼手下的養馬同鄉戈定去合淝城中舉火叫反,以亂城中兵馬?上堖|識破此計,捉了戈定,將計就計,大開城門。太史慈卻以為計成,挺槍縱馬而入,城上一聲炮響,亂箭射下,太史慈身中數箭,后被陸遜、董襲救出,見過孫權后太史慈說了一句“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年四十一歲。

張遼:廣陵之戰

張遼

曹丕御架親征,起兵伐吳。魏吳交戰許多日,忽報趙云引兵出陽平關,徑取長安。曹丕聽得,大驚失色,便教回軍。背后吳兵追至,丁奉殺來,張遼急拍馬來迎,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得徐晃相救。魏兵大敗而回,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

徐晃:新城之戰

徐晃

諸葛亮初出祁山北伐魏國,孟達欲起兵舉事來助孔明。同一時候,司馬懿加為平西都督,起兵來拒孔明。司馬懿聽知消息,要來捉孟達,孟達不聽孔明告戒,認為司馬懿須表奏魏主,至少一個月才能到?伤抉R懿卻玩出一個先斬后奏的成語,不待上奏,以徐晃為先鋒,軍馬一日行二日之路,八日到達孟達所在新城,孟達大驚。先鋒徐晃直來到城下壕邊叫孟達投降,孟達急開弓射之,正中徐晃頭額。徐晃當晚身亡,時年五十九歲。次日城破,孟達身死。想孟達不聽孔明告戒壞孔明北伐大事,卻幫武侯射死一員無雙武將,還是做了點好事的。

張頜:木門谷之戰

張頜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李嚴運糧不濟,發書要諸葛亮回。司馬懿見孔明已退,派張頜去追。諸葛亮早有準備,埋伏劍閣。張頜被魏延關興誘到劍閣埋伏處,進退無路。忽一聲梆子響,兩下萬弩其發,將張頜并百余個部將皆射死于此地。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