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曠世才女上官婉兒墓的七大疑云

來源:小編整理2024-08-18 13:23作者:陳亮

四、上官婉兒處世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嗎?

據史料記載,上官婉兒在祖父上官儀被武則天誅殺后,憑借文采獲得了武則天的垂青,并逐步成為武則天最為信任的人。武則天退位后,又嫁給唐中宗李顯,并專掌起草詔令。隨著武則天侄子武三思權力日盛,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直到公元710年,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后,上官婉兒表忠不成而被誅殺。據《東方網》報道,“歷史的上官婉兒非常‘八面玲瓏’,但在那個時代,在殘酷的宮廷斗爭中,不這樣做根本無法存活。”杜文玉說。在他看來,上官婉兒墓的發現,尤其是墓志的出土,對研究唐代歷史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五、上官婉兒的墓志究竟會說些什么?

墓志,始于秦漢,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刻。墓志分上下兩層,上層稱為“蓋”,刻有標題﹔下層稱為“底”,刻有墓志銘。一般為記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時,刻在石上,埋于墳前。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敘述死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贊揚死者的功業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銘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寫的,也可以是別人寫的。主要是對死者一生的評價。

六、上官婉兒在太子叛亂中充當什么角色?

據有關史料:崇武氏抑皇家后被李重俊追殺。《華商網》報道說,于庚哲說,在歷史上,著名的太子李重俊叛亂,被認為是正義的,但后來因為上官婉兒而失敗,不知道墓志上會怎么來評價這段歷史?據史料記載,當時武三思依靠唐中宗的皇后韋氏等人的支持,權傾人主,不可一世,并想方設法要求廢除太子李重俊。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并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公元707年,李重俊發動政變,殺死了武三思,當時可謂順應民意,然而后來在追殺上官婉兒等人的途中,李重俊迷路,上官婉兒有機會找到唐中宗,致使太子兵敗被殺。

七、唐玄宗李隆基如何評價上官婉兒?

據有關史料:李隆基政變誅韋后她表示忠心不成反被殺害。公元710年,唐中宗駕崩,李隆基發動政變,誅韋后,上官婉兒表忠不成而被殺。李隆基成為后來的唐玄宗。

上官婉兒

縱觀上官婉兒的一生,不僅讓人感慨萬千。據《舊唐書·列傳第一》記載:“中宗上官昭容,名婉兒,西臺侍郎儀之孫也。父庭芝,與儀同被誅,婉兒時在襁褓,隨母配入掖庭。”上官婉兒出生不久,就受到爺爺上官儀的牽連,被武則天的強權沒入掖庭,成了萬人之下的官奴婢。后來,又因為武則天的賞識,成了萬人之上的“巾幗宰相”。

這樣的經歷讓她明白了,她無從主宰自己的命運,但是權力可以主宰她的命運。權力可以讓人死,也可以讓人生;可以讓人賤,也可以讓人貴。這種對權力的崇拜,使得婉兒完全忘記了武則天的殺父之仇,心甘情愿地為她服務;也使得婉兒在武則天晚年生命垂危、權力不保時毫不猶豫地拋棄她,投奔下一個權力主宰。這是婉兒在險惡的政治斗爭中形成的生存哲學。從婉兒的詩作“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升平”,不難窺探婉兒內心對平靜祥和生活的向往之情,然而政治舞臺的波云詭異又能有幾年的升平,權力對人性的異化更使婉兒一步步沉迷于其中

后來,唐玄宗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上官婉兒在文學方面也頗有成就,所著詩歌很多,由于文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在現存不多的詩作中,其抒懷之作《彩書怨》也廣受關注:“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于庚哲說,唐玄宗既然欣賞上官婉兒的才華,為何當時會執意要殺上官婉兒,后來又為其編文集?當時玄宗時期是如何評價這位才女的?期待著墓志中能有答案。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