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蔣介石退守臺灣主要是想保住西南做據點

來源:小編整理2025-07-28 08:15作者:陳亮

另一方面,自廣元失守后,胡宗南立即命裴昌會的第七兵團集中現有部隊,于劍閣地區掩護李振的第十八兵團快速向成都行進。但位于成都以東及東南之共軍,于15日向岷江西岸,樂山至江口以北一線發起全面攻擊;16日,川、康間的重鎮樂山失陷,成都情勢危急。胡宗南命所部各軍堅守成都以南的新津、彭山西南等地,以圖與共軍在成都附近決戰。然共軍分多路進逼,成都東面的資中、簡陽及南面的彭山等地相繼陷落。共軍在胡部力守新津的情況下,決定繞道攻擊,至21日,邛崍、大邑、崇慶等川西要點均告失陷,國軍自成都西向西康的退路遭到切斷,成都地區的國軍陷于四面包圍的困境。面對這樣的局面,胡宗南記道:“吾人之一切計劃,皆以第一軍之調重慶而貽誤,而全局失敗,可慨也。”

蔣氏亦知戰局并不樂觀,以共軍已占領綿陽,胡軍后撤各部,皆為共軍隔絕,無法向成都集中,不過仍希望胡部能集中現有兵力,先將新津、成都附近之共軍擊滅,然后回擊成都北面的共軍,于20日致電胡氏,稱:

蔣介石

綿陽新到之匪,不知其兵力大小如何,預料長途急進之匪,其力必疲也。惟無論如何,我軍應集中現有兵力,先將新津、成都附近之匪予以擊滅,不可待綿陽之匪逼近成都,雙方受敵夾攻也。如新津、成都之匪,果能先行擊滅時,我軍尚有余力,則再回擊北來之匪,否則即循岷江東岸急進,繞攻樂山、宜賓或瀘州,是亦不失為中策也。惟成都必須留少數兵力固守,以牽制匪軍,非萬不得已,切勿撤空為要,何如,請即研究速決。

復于22日手書長函致胡,指示作戰方針與行軍路線,及今后空軍與其行進途中聯絡辦法。蔣氏對于此函至為重視,認為此乃胡部今后最大之生機,謂:“自信對黨國與部屬已竭盡心力。”但是該函因成都氣候不良,帶信飛機中途折回,未能于當日送達。

在此同時,胡宗南因情勢日益惡化,不得不考慮突圍。22日,胡氏在新津召開軍事會議,宣布蔣20日來電,研究當前局勢及對策,決定“局部攻擊,主力避戰,脫離戰略包圍”。

以第一二三師配屬戰車重炮,分別固守成都、新津,以牽制共軍;主力則分循岷江東岸迄涪江以西地區,乘虛繞攻樂山、宜賓、瀘州,南渡長江,分向西康、云南、貴州等地區轉進,于23日晚開始行動,其突圍時軍隊區分為:

一、第五兵團司令李文,指揮第一、第三、第三十六、第六十九軍及第二一四師,向西昌轉進;

二、第十八兵團司令李振,指揮第九十、第六十五、第三十軍,向云南昭通轉進;

三、第七兵團副司令薛敏泉,指揮第十七、第七十六、第九十八軍,向貴州威寧轉進。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