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不平等條約是什么時候廢除的 誰廢除了不平等條約

來源:小編整理2024-08-16 09:46作者:黃日展

不平等條約

廢約交涉

戰時外交,除了在軍事、經濟上爭取得到國際社會的援助外,另一個重要方面便是在政治上爭取獨立自主的大國地位。

1940年11月,日本與汪偽政權簽訂條約,“撤銷其在中華民國所有的治外法權,并交換其租界”。日本放棄在華特權,實際上是一種策略,在政治上迎合整個民眾一直以來的廢約夢想,爭取更多民意,以瓦解已遷都重慶的國民政府的抗戰意志。

因而,為了提升重慶國民政府的地位,并挽救其日益受到挑戰的威望,蔣介石也將廢除各國對華的不平等條約作為外交的主要內容。

1941年7月,蔣介石在和他的美國政治顧問拉鐵摩爾長談時說:“中國進行了足足四年的抗日戰爭,到頭來卻發覺自己依舊處境孤立……步入抗戰的第五年,卻沒有一個盟國。”與此同時,日本卻利用這種狀況大肆宣揚說,白人依舊把中國作為一個殖民地加以對待,中國盡管進行了四年的戰爭,卻仍然沒有得到民主國家的平等對待,因此應該另謀出路。

蔣介石說:“如果這一現象不加以制止,將會削弱中國的抗戰力量”。隨即,他向羅斯福總統提出兩個建議:建議之一是,由羅斯福倡議英國和蘇聯與中國結成同盟。建議之二是,中國參加英美澳和荷屬東印度召開的太平洋聯防會議。“這兩個建議中的任何一個付諸實施,都將保證中國與其他民主國家處于平等地位,并消除歧視中國人的感覺。”

然而在此后的一段時期內,盡管蔣介石做出了積極的外交努力,但英蘇忙于歐戰、無暇顧及遠東,美國也極力避免過早地與日本發生沖突,所以對蔣的建議反應冷淡。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向美國不宣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蔣介石命運的轉機也隨之來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中國政府便向日德意三國宣戰,宣布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中德、中意之關系者,“一律廢止”。

這樣,中國與日本、意大利及其軸心國同盟的西班牙所簽署《辛丑條約》的相關條款至此廢止,而德國從《辛丑條約》中所獲得一切權益也早在一戰后就被中國收回。

不止如此,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迅速變化,中國與其他《辛丑條約》簽約國的廢約交涉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