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1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二十四個國家在華盛頓簽訂了《聯合國家宣言》,這一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從此,中國與英美正式成為反法西斯的盟國關系。從法理上,這些不平等條約依然將中國在盟國中置于不平等的地位,就成了不合時宜的東西。從現實需要講,中國戰場牽制著百萬日軍,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于鼓舞中國軍民的士氣。
于是,國民政府將全面廢除不平等條約提到了議事日程。1942年10月,蔣介石在接見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代表維爾基時說:“中國今日尚未能取得國際上平等之地位,故深盼美國民眾能了解中國,欲其援助被壓迫民族爭取平等,應先使其本身獲得平等地位始。”
1943年1月11日,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赫爾在華盛頓簽訂《關于取消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之條約》。條約第二條,規定大致如下:美國認為1901年9月7日之議定書,應行取消。并同意該議定書及其附件所給予美國政府之一切權利應予終止,美國愿協助中國與其他有關各國成立協定,將北平使館之行政與管理,連同使館界之官有資產及官有義務,移交中國。
同一天,外交部長宋子文與英駐華大使薛穆也在重慶簽訂《關于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條約第三條內容與中美條約第二條規定大致相同。中國與英、美兩國之間的《辛丑條約》正式廢止。
中國與英美交涉的成功,對其他的國家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43年10月20日,中比條約第二條,1945年5月29日,中荷條約第三條;1946年2月28日,中法條約第三條,均做出同樣規定,廢除《辛丑條約》!缎脸髼l約》原簽字國,共十一國。除上述英美比荷法,五國外,其余如德、奧、俄、日、意大利、西班牙六國,因宣戰或改定新約,也已取消。
至于瑞典、挪威、丹麥、葡萄牙、雖非辛丑條約簽字國,因有使館界等關系、于1945年4月5日、1943年11月10日、1946年5月20日、1947年4月1日,先后以條約或換文放棄。至此,《辛丑條約》強加于中國的約束基本得以清空,列強通過《辛丑條約》在中國獲得的權益只剩下使館界一些房屋的產權而已。
當時,在美國商洽軍援的外交部長宋子文也向美國提出了廢約的問題。10月9日,美國政府通知宋子文及中國駐美使節魏道明:美政府準備立即與中國政府就廢約問題進行談判。同日,英國政府亦發表類似聲明。雙十節后,中國與美、英就廢約問題正式展開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