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重返金馬
和他Say Hello 的時候,我像他身邊的那些人一樣,稱呼他為Daniel。與“吳彥祖”這個名字相比,在美國長大的他,可能更習慣于這個稱呼。
我和Daniel 的對話從前兩日的金馬獎開始。那一晚,已經不是Daniel 第一次來金馬獎了。他一如既往地帥氣逼人。單一件黑色正裝就已足夠襯出他的英俊,緞面的領片更是點睛之筆,讓他毫無爭議地成為當晚最帥的男星。
5 年前,憑借《新警察故事》中對精神壓抑、內心分裂的紈绔子弟“祖”一角的扮演,Daniel 奪得了第41 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5 年之后,他卷土重來,帶來的是視如已出的《如夢》。此前,《如夢》的導演羅卓瑤和投資方保利博納總裁于冬也表示,《如夢》可能是吳彥祖最有希望拿影帝的一部作品。他們的理由不約而同的一致—吳彥祖這次不再演別人,而是演自己。和12 年前的《玻璃之城》一樣,Daniel 又一次在電影中飾演“自己”。不同的是,這一回,他演的是已經在香港演藝圈經過多年磨練后的自己。
然而,2009 年11 月28 日的金馬獎,并沒能如愿地成為Daniel 生命中的特別之夜—在四位最佳男主角候選人之中,金馬獎破天荒地頒出了“雙黃蛋”,而吳彥祖,并不是這一夜被加冕的兩位影帝之一。時隔幾天之后的北京,當我對他再次提起這次失利,他并不掩飾他的失落:“我們這部片子是所有提名影片中唯一沒公映過的,這一點很不利。但我們這個電影真的拍得認真,而且袁泉演得很好,她沒拿獎有點可惜。我不為自己沒得獎感到遺憾,遺憾的是我們的團隊,這個團隊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再也沒機會了。”他說起自己在很多劇組工作過,而這一次的團隊,讓他特別的留戀。
“我不明白為什么在四個人中要選出來兩位。”一向直率敢言的他對這次金馬獎的結果并不滿意,但是,35 歲的他,對于沒得影帝這件事,卻并沒有看的太重:“黃渤和張家輝都是很好的演員,四個提名人里,我是最年輕的,我還有很多機會再回來。”視如己出的電影《如夢》
《如夢》里,吳彥祖飾演一位獨居紐約的華裔青年,與袁泉飾演的中國女孩艾玲開始了一段穿梭于現實與夢幻之間的愛情。“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劇本時,是在一次飛行的途中。當時我正跟Lisa 在一起,我看著看著就特別激動,我跟Lisa 說:‘這個劇本很棒,我一定要接下來。’”當他向我回憶起這一幕時,他依然像當時那樣,豎起了大拇指,一向溫和平靜的語調,此刻也熱切了起來。《如夢》這樣的劇本,正是Daniel 這幾年所一直尋覓的。對Daniel 來說,電影于他,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愿景。他相信電影可以給人創造一種愿景,通過影片傳達出去的力量,能夠給觀者以影響和改變。當商業片在香港越來越泛濫的時候,Daniel 開始喜歡拍文藝片,他渴望通過與商業的刻意疏離,從而可以更為沉靜地挖掘出人們內心深處所隱藏的一些東西。在他看來,《如夢》正是這樣的影片。
在《如夢》中,他和袁泉飾演的兩個人,更像是兩個迷路的小孩,一直尋找的并不僅僅是愛情,而是自己人生的方向。這種狀態,非常接近他的內心。看到這樣的劇本,自然讓他激動,甚至為了支持這部片子,吳彥祖還擔當了監制一職。
“我當監制,也是幫助影片更容易找投資。這是一份責任,我可以不要片酬,讓這部片子減少負擔,風險降到最小,我們大家才能輕裝上陣把它拍到最好。”當我為他當監制感到不解時,他特別認真地向我解釋道。
“我非常喜歡這個本子,無論得失,我都愿意把它做到最好。”他用并不算流利的國語,一字一句堅定地說道。此刻,他內心對這部影片的全情熱愛,纖毫畢現,溢于言表。
這樣不計得失的付出,當然值得所有人對這部影片充滿了期待。老友林奕華不久前也寫信給吳彥祖:“在張艾嘉口中已得知《如夢》將是你的得意之作。甚至可能是里程碑?因為在羅導與張導一次茶聚中,她對你大加贊賞:努力、勤奮、投入,可以預見吳彥祖脫胎換骨之作即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