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魚即鯰魚,又稱作胡子鰱、黏魚、塘虱魚,生仔魚。此魚的顯著特征是周身無鱗,身體表面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四根胡須,上背較黑,腹面白色尾圓而短,不分叉,背鰭小,臀鰭與尾鰭相連。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白晝潛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吃小魚、貝類、蛙等。
鯰魚特征與生活習性
鯰魚也叫老鲇、年魚、河鲇、土鲇、大頭鲇。體型碩長,尾端漸細而側扁,近似圓筒型,尾鰭不分叉。頭大而扁平,口闊細牙,眼睛小,吻有觸須兩對。腹部膨大, 背鰭小,臀鰭與尾鰭相連。全身無鱗片,體表披粘液,徒手捕捉極難成功,往往從漁人的手縫中滑走。頭和脊背灰黑色活黃褐色,腹部白色。鯰魚對生活適應能力強,水溫20~30℃覓食最活躍。鯰魚的繁殖能力很強,每次產卵四五萬粒。鯰魚的壽命較長,在自然水域里,生長了10年左右的老鯰魚常 見,個別還有活百年左右的。據資料記載,一條人工飼養的鯰魚竟活了6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