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奇聞趣事 >

青島7歲孩童偷父母手機玩游戲 記住支付密碼20天花了3萬元

來源:小編整理2024-04-29 16:44作者:壞男人小編

青島7歲孩童偷父母手機玩游戲 記住支付密碼20天花了3萬元

  青島7歲孩童偷父母手機玩游戲 20天花了3萬元

微信的普及帶火了以天天系列、全民系列為代表的手游,這當中也不乏不諳世事的兒童。為了順利過關,花點小錢買道具,可以理解。但如果成千上萬地“瞎花”那就不尋常了。近日,市民陳先生就被7歲的兒子氣得干瞪眼 。兒子背地里拿走大人手機玩微信手游,趁大人網購偷偷背下支付密碼,20天花了3萬多塊買鉆石道具,陳先生的錢包不知不覺見了底。

20天分80次花了3萬元

6月23日,家住市北區的陳先生向本報反映稱:“我家孩子玩微信手游,前后花了3萬多,這種事兒還真讓我碰上了。”陳先生的兒子今年7歲,剛上小學 ,平時會拿著大人的手機玩,但這并沒有過多地引起陳先生的注意和防范。6月13日,陳先生忽然收到一條銀行發來的儲蓄卡余額提醒短信,原本上萬元的存款,如今只剩下幾千。他嚇了一跳,趕緊往上翻看,又看到了其他的短信記錄,而這些短信最早可以追溯到5月13日。這些短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通過微信支付。陳先生連忙又打開微信查看消費記錄:從5月13日到6月13日,80條交易記錄赫然在列,最多的一次1600,最少的一次20元,累計33240.5元。所購商品不是“鉆石”,就是“魔鉆”,收款方則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5個游戲輪番充值,信用卡被刷爆

“全民精靈、全民打怪獸、全民英雄、天天水滸、天天傳奇”,一看到這些,陳先生就明白了,這肯定是出自7歲兒子的手筆。“我找孩子一問一切就都明白了,玩游戲時候花錢買鉆了。但他對游戲和錢根本沒有概念。跟他生氣,一點用沒有。”陳先生說。但是,微信支付需要輸入密碼,7歲的孩子如何懂得微信支付,而家長為何在一個月之后才有覺察?陳先生解釋說,家里有多部手機,孩子玩的那部手機是專門用來網購的。“大人網購輸密碼的時候,孩子在旁邊看一眼就記住了。他拿著手機自己下游戲,而且玩的時候調在靜音上。按理說花錢買鉆,會收到提示短信,靜音狀態下,大人也聽不見。誰沒事也不會翻看短信。”陳先生說。

陳先生的微信支付共綁定了2張銀行卡,一張是信用卡,一張是儲蓄卡。買鉆不僅透支了信用卡1萬多的額度,同時也讓儲蓄卡的余額快探了底。“3萬多對我們工薪階層來講差不多是1年的收入。而且我的單位早已停產,我半年沒有收入。卡里剩的錢還不夠還信用卡的。”

要求退還錢款遭騰訊拒絕

考慮到金額太大,而且是孩子所為,陳先生希望騰訊方面在了解事實后,將鉆收回去,把錢退回來。6月13日當天,陳先生將問題電話反饋給了騰訊公司。6月23日,騰訊公司拒絕了陳先生的要求。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看到騰訊公司發來的回復短信,主要內容是“充值的鉆石已經到賬,而且正常消耗了,無法申請退款,建議以后不要把賬號隨便給小孩子使用。”

對于這樣的答復,陳先生表示無法接受。“首先我承認,作為家長,在這件事上存在監管失職,應當承擔責任,但不應該承擔全部責任。因為現在很多微信游戲設計本身有問題,點擊買鉆,輸入密碼,錢就被扣了,根本沒有考慮到未成年人使用時的資金安全。”陳先生說。“而且你看游戲記錄,20天里面,游戲時間累積只有十多小時,玩了這么多款游戲,建了很多號 ,可是級別都很低。玩一會,充錢,就不玩了,換。你再看交易記錄,有一次上線4分鐘就下了,就花了1600。綜合起來,你怎么看,這都不符合成年人的行為習慣。”目前,陳先生希望騰訊方面能夠考慮未成年人消費的事實,退還部分錢款。

律師:應退錢,但舉證難

青島誠遠律師事務所郝華君律師對此分析,7歲孩子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買東西需要經過監護人的追認。“未經家長同意,那肯定是不行的,對方應當退款。但是,如何舉證是孩子行為而不是成人行為,是這事的難點。”

陳先生還向城市信報/希望記者透露,自己5月31日至6月5日期間,去了外地,帶著涉事手機,這段時間剛好沒有游戲充值記錄,直到6月6日回到家后才恢復了充值。“這正好說明不是我本人玩的,我有住宿記錄和火車票為證。”但律師表示,這樣的信息并沒有意義。

專家:以身作則,正確引導

這件事應該給家長們帶來哪些警醒?在以后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中家長應當注意什么?為此,城市信報/信網記者采訪了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臨床科主任姜桂蘭女士。

對于孩子為什么會對手游著迷的問題,姜桂蘭表示原因有三:第一,好奇心的驅使;第二,環境的熏染;第三,快速獲得自我認同和滿足。“可以想象的是那個7歲孩子的家長下班回家后也應該是經常抱著手機,孩子自然會好奇,手里到底有什么這么吸引人?”家長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所以,家長應當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

同時,家長也應當對孩子進行適當、正確的引導。“7歲的孩子對錢沒有具體的概念,他不知道‘萬’代表什么。當然,不同經濟條件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對金錢的概念也是不同的。金錢的支配權不應該在孩子,在金錢上家長對孩子一定要有適當、正確的價值引導。”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