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8月21日,英軍進入口,北方炮臺的內景。
先是,咸豐十年初,英、法政府為報復上年大沽口慘敗及在中國掠奪更多的特權,再度分別任命額爾金和葛羅為英、法駐華全權專使,并以克靈頓和孟斗班分任兩國侵華軍司令以,準備擴大侵華戰爭。是年春,英國軍艦及運輸船一百七十三艘,軍隊一萬八千余人,法艦三十二艘、軍隊七千余人陸續開到中國。六月中旬,英法聯軍艦隊兩次集結大沽口外。其時,負責天津一帶防務的清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因上年大沽之勝驕傲輕敵,于北塘一帶除埋設了一些地雷外,竟盡撤該地防務,專守大沽。此情況被先期到達渤海灣刺探清軍情報的俄使伊格納切夫探告,密報葛羅。于是英法聯軍遂制定自北塘登陸,抄襲大沽炮臺后路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