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遇到真愛,要不要離婚”這是一期奇葩說的辯題。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會選擇不要離婚,認為這是倫理上就是不允許的事情。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我們的思想太落后了?
七旬老漢遇真愛離婚 追求真愛失敗
張先生和老伴周女士結婚30多年,兩人一直相敬如賓。幾個月前,張先生參加初中同學聚會,遇到自己的初戀袁女士。“看到她的一瞬間,我的心怦怦跳個不停。”當得知袁女士現在是單身時,張先生很激動。“只有我離婚后,才有資格去追求她。”為了與袁女士相配,張先生鐵下心。“生活得好好的,為啥要離婚?”老伴周女士、兒女都無法理解張先生的做法。
但任憑家人各種勸說,都無法讓張先生迷途知返。最終他與老伴辦理了離婚,張先生凈身出戶。
“我真的愛你,以后的日子讓我來照顧你……”真誠的言語并未打動袁女士的芳心,她拒絕了張先生的求愛。
求愛的失敗,讓張先生非常沮喪,當他想到原來其樂融融的家因為自己的沖動支離破碎,便心生愧疚。
“我是一時沖動,原諒我吧。”張先生找到周女士,坦露心聲請求原諒。因為終究還是放不下,周女士答應復婚。破鏡重圓的婚姻,本應更加珍惜。但周女士一想到老伴曾經移情別戀,就總是猜忌,這讓婚姻再度出現危機。復婚一個多月,兩人再度要離婚。
婚姻專家:這是病,得治。
在皇姑區婦聯兼職副主席、婚姻家庭咨詢師施宇來看,張先生偏執完成當時愛情中的未完成事件,其實是一種不成熟、不理智的表現。對于過去的事情可以留作一個美好的回憶,而不一定要進行完結。如果未完成事件形成了一種情結,干擾到你現在的婚姻情感和生活,可以通過心理治療的方式來解決。
另外,面對復婚時,當事人也要慎重選擇。一旦選擇復婚,就要忘記過去的不快,全然放下。用真誠、接納的態度和他在一起。而如果選擇了復婚,但又不原諒對方的錯,這對于婚姻來說是最嚴重的內耗,結局可想而知。
敬老院七旬老人收獲愛情
8月1日,和靜縣中心敬老院巴潤哈爾莫敦鎮分院院內張燈結彩、鞭炮齊鳴、喜字高掛,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喜慶、熱鬧、溫馨的氛圍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該院的兩對古稀老人將在這里舉行一場特殊的婚禮,這可是敬老院里的一大喜事。
當日,在燦爛的陽光下,楊根生和門帶,張元奎和稅雪花,兩對“新人”身著新衣,胸戴紅花,滿面笑容,在巴潤哈爾莫敦鎮鄉鎮干部、民政局工作人員、院內五保老人們以及愛心人士的共同見證和祝福中,一同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為辦好此次婚禮,和靜縣民政局可沒有少花心思。“擁抱、互戴戒指、三拜禮……”婚禮儀式各個環節自然流暢,四位老人像年輕人一樣,完成了神圣而莊嚴的婚禮。沒有海誓山盟的華麗誓言,沒有繽紛浪漫的戀愛經歷,當四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婚禮現場時,在場的所有人都被他們深深感動了,大家的心一下子濕潤了。
這一天,是兩對古稀老人最激動最幸福的時刻,雖然這一份幸福來得遲,但正因如此,老人們才更加珍惜這一刻,更加珍惜自己的另一半,也帶給我們帶來了無限感動。
“最美不過夕陽紅”。今年78歲的楊根生是一個孤寡老人,沒有子女,沒有家人,直到進了敬老院后才慢慢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生活在這里,最幸運的是與門帶相識。楊根生和門帶生活上相互照顧,精神上相互慰藉,享受到了夕陽晚年的幸福生活。“我真沒想到,自己快80歲了,卻能在敬老院里遇到知心伴侶,終于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了,感謝黨感謝政府呀!”孤苦一輩子的新郎楊根生流下了幸福的淚水,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像楊根生和門帶,張元奎和稅雪花,這樣的結合在和靜縣敬老院并不是個例。在和靜縣各敬老院里,居住的100多位五保老人都享有平靜、安寧的幸福生活。這里有最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敬老院工作人員尊重老人的想法,最大限度滿足老人需求,讓老人們過得舒心自在。老人們住的房間家具、電視一應俱全,每天飲食葷素搭配,上午看看電視,下午打打牌、鍛煉身體,經常性參與各類豐富多彩的敬老助老活動。閑暇時,不少老人還可以在院內種種蔬菜、養養花,陶冶情操、愉悅心靈。
“我們不僅要給老人們提供富足的物質基礎,還要從心理健康、情感生活等全方位、多角度關愛他們,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真正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安度幸福晚年,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和靜縣民政局局長黃曉萍說。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愛情的權利。我們一直提倡婚姻自由,戀愛自由,可是在我們心理還是希望這些是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就像你和你的伴侶在一起,你也不會希望另外有個人一直在對你的伴侶進行追求。也許有人會覺得老大爺這樣“離婚追求真愛”的行為很負責任,并沒有出軌?墒菍τ诖髬寔碚f無論出不出軌,傷害都已經無法磨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