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比以往的孩子懂得更多,學習更好,才藝豐富,條件優越。跟以前那些在農村里長大的孩子來說,現在普通大城市的孩子真的幸福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花了血本,但是在孩子眼里,竟然還嫌棄自己的父母配不上擁有一個優秀的兒子!這樣的話說出來,簡直寒了父母的心。
這位小侄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余愛好也出類拔萃。重點來了,小侄子吐槽自己爸媽一針見血,還說他爸媽不配有他這么好的兒子。
考第一嫌爸媽沒錢
一個十歲的小男孩,狠準穩地直戳雞血教育下普通家庭的悲哀,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我努力優秀,是為了自己能早日脫離無能無知的原生家庭。”
一個對自己家庭分析的一針見血,對人生道路規劃的極其清楚的孩子,身上完全看不到童真和感性,讓不少網友覺得“冷汗直冒”。
雞血教育下的“功利冷血”娃
這位網友的十歲小侄子的生活,正是很多城市里的普通家庭的雞血孩子縮影:學奧數、鋼琴、圍棋、輪滑;注重英語能力,學習成績也努力;這個“完美孩子”,只是說出了許多孩子不敢說的心里話。有網友說這樣的孩子智商高但太現實太自私,也有人說完全是父母自私的結果。
考第一嫌爸媽沒錢
從客觀層面來講, 這個孩子的想法沒有一處錯誤,甚至比許多大人更深思熟慮和自律:學英語是為了以后能出國留學;學圍棋是為了鍛煉自己大腦;鍛煉身體是為了讓身高突破家庭基因的束縛。這恰好反應了孩子生活中的問題:待在家里有點壓抑,父母很操心但是不了解他的感受,家里條件比同學差,心里有點自卑。。。。。。
這種新型的溺愛是一顆定時炸彈,可能永遠埋在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可能像“十歲小侄子”這樣被引爆。在同齡人最多知道抱怨父母的時候,他已經認清雞血教育的本質了。
考第一嫌爸媽沒錢
沒錯,雞血的家長就是想孩子通過教育跨越階級,而這位孩子父母自身的的物質、精神追求還在原地踏步,才產生了孩子“冷血又功利”的表現。
連孩子都明白跨越階層有多復雜,家長還能只會算筆賬然后忍痛砸錢嗎?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用愛綁架
小侄子的表述,既對雞血家庭的問題一針見血,也戳中了二胎家庭最矛盾的點:父母生二胎是想給老大更多的愛,但大人自以為的二胎好處,很多時候是種心理安慰。
考第一嫌爸媽沒錢
說白了,孩子是自己生的,想法和決定權從來都是家長的,“給孩子生個弟弟妹妹作伴”,妥妥的就是自我犧牲式的道德綁架啊。
小侄子還說最怕爸媽說“都是為你好,你怎么就這么不懂事呢?”“父母不容易,你必須爭氣,必須聽話”這類話,這句萬能的道德綁架公式就是:我的所作所為,這都是為你好,那么你不能抱怨,必須服從。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的熱帖“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說的就是大城市的普通家庭,給孩子投入的教育成本甚至超過了父母的經濟實力的現狀。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考第一嫌爸媽沒錢
現如今,許多家長忙著工作,忙著事業,把孩子扔到學校,交給老師,什么都不管。。。。。。孩子的好與壞都是老師的問題。這個觀念顯然是錯誤的!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如果說你的精力教育出了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但是你的孩子卻因為有你的存在而感到屈辱,那么這將成為一代父母一生的痛。
老一輩那種獻寶式的夸獎、表演仍未滅絕,因為父母老是覺得孩子是屬于自己的,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也有獨立的人格。
考第一嫌爸媽沒錢
情商教育,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即使是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也要把TA當成獨立存在的個體。家長的功利心和自私耳濡目染給孩子,家長的專治手段壓迫著孩子,不把孩子培養成“白眼狼”才奇怪呢。
雞血父母也需要成長
在十歲小侄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作為家長的迷失盲目,也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考第一嫌爸媽沒錢
誰沒有過埋怨父母的瞬間呢,在未成年時期,被迫就范僅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和家長抗衡,這些不滿很大程度上會塑造孩子以后的個性。
十歲的小男孩,智商超出同齡人,能從家長的問題中理性分析“逃離原生家庭”的可行道路,而大多數孩子沒有足夠成熟的心智看透這一切,可能會抱怨、叛逆、沒主見甚至自閉,不要小瞧了這些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想身上帶著父母影子生活的原因。
考第一嫌爸媽沒錢
“我都是為你好”,從另一面看這句話,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正當的表達方式,也都是出于愛。在雞血環境下,家長舍得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真的只是單純想讓孩子以后過的比別人幸福些,沒有那么多真的想孩子以后能夠好好報答自己?上У氖,他們沒能追上孩子已經進步的思想。
所以說,教育孩子不僅是在優秀的學習和才藝之上,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性,不驕不縱,不怨不恨,學會感恩,學會做人。這才是一個父母更應該教給孩子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