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珺尋父:
四年前的北京奧運,初出茅廬的郭文珺為中國代表團摘下了一枚寶貴的金牌;四年后的皇家炮團軍營,已為人母的郭文珺最終頂住了巨大的壓力穩穩打出10.8環的成績一舉扭轉乾坤,拿下了本屆奧運中國代表團的第五枚金牌。
郭文珺成為了中國射擊隊首位在奧運會上衛冕的女選手。
這一刻,眾聲沉寂。
8.0環,這在以細微的差距決勝負的射擊場上無疑等于宣判了"死刑。"但正因為第一槍就打了8.0環,郭文珺拋棄了雜念,"到最后的一發,也就是認認真真打完這一發,就結束了"。但射擊場上總是不缺少奇跡。拋卻了雜念的郭文珺最終頂住了巨大的壓力,打出了10.8環的成績。
比賽結束。
這一刻,眾聲喧嘩。
嘴上說"沒壓力、不緊張"的運動員我們見過很多,但如郭文珺一般真正實實在在的能拋卻了雜念的運動員卻少之又少。而郭文珺所抵住的不僅僅是金牌的誘惑,還有隨之而來的名譽和獎金。這樣的巨大的壓力和誘惑,讓許多神槍手失去了準星,讓無數運動員飲恨而返。
"也緊張,但是我知道該做什么。"郭文珺平靜的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仿佛她從來沒得到這個冠軍一樣。這樣我們不得不相信,她的平靜是真正來源于內心,而非要作出一種姿態。
四年前的北京,強大的壓力曾經擊倒過被目為天才的朱啟南,也讓愛笑的杜麗緊張到面無表情。郭文珺并非天才,但是頂住比賽壓力的強大內心,對于射擊選手而言是比天賦更寶貴的東西。
當記者問到"金牌是不是送給只有半歲的女兒的禮物",之前表情平靜的郭文珺側過臉甜甜的笑了。她再一次圓滿完成了作為一名奧運會選手,作為一名中國射擊隊隊員的任務。
四年前,"郭文珺尋父"曾經引爆網絡,今日之后,她終于有了機會可以盡到一個母親應盡的義務。射擊項目對于運動員來說是殘酷的,也是寬容的--殘酷在于瞬息萬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寬容在于無論選手是十幾歲的少年還是四十幾歲的中年都可以在賽場上角逐,而不限于體力的影響。
看到郭文珺的衛冕,我們不禁生出一種期待--2016年的里約熱內盧,如果你還愿意拿起這把手槍站在賽場上,我們依舊期待看到你平靜如水的臉龐,和你勝利之后淺淺的笑容--要知道,這是多么美妙的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