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峰是哪里人
林清峰
林清峰乘勞斯萊斯謁祖
“大家好,我是林清峰”。略帶點羞澀,林清峰以一口流利的閩南話向家鄉的鄉親們問好,而他的周圍早已掌聲雷動。昨日上午,倫敦奧運會男子69公斤級舉重冠軍林清峰回到家鄉洛江區馬甲鎮溪北村謁祖。鄉親們熱烈歡迎咱厝的奧運冠軍歸來。
夾道歡迎冠軍載譽返鄉
昨日上午8時許,一支由28輛車組成的車隊在泉州高速路口等候。不久,從廈門方向開來的一輛中巴車停了下來,林清峰穿著冠軍龍服,戴著金牌,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走下車,換乘特意迎接他的小車。車隊領頭車上立著的牌子上寫著“熱烈歡迎奧運舉重冠軍林清峰回鄉謁祖”。
當這支浩浩蕩蕩的車隊進入溪北村時,村里的男女老少早已手持紅旗在村道兩側等候。村道兩側每隔幾米就立著拱橋氣球,上面寫著“奧運冠軍林清峰是家鄉人民的驕傲”等祝賀語。林清峰下車后,在村民的簇擁下先到祠堂謁祖,繼而走3公里村道到祖居七斗祖厝上香。
參與組織此次活動的林禮義向記者介紹說,他們1個月前便開始籌劃,計劃為奧運冠軍準備一場“高規格”的謁祖活動。
據悉,林清峰參加奧運會比賽那天,很多村民凌晨還集中在一起看比賽,他獲得冠軍的喜訊很快在村里傳開了。得知清峰要回鄉謁祖,村民們奔走相告,希望將濃濃鄉情傳遞到他的心里。
希望家鄉體育更上一層樓
面對熱烈的場景,林清峰說,他非常感謝父老鄉親們,“雖然爸爸每年都會回鄉拜祭祖先,我只在小時候回來過一次。這次來發現家鄉發展得比想象中好”。他表示,今后會繼續努力,一步一個臺階地往上走,也希望家鄉的體育事業能更上一層樓。
面對記者的采訪,林清峰略顯羞澀,他說職業生涯并不是一帆風順。據介紹,林清峰曾兩次從省隊下放回到廈門,回顧這段經歷,林清峰認為:“運動員要經歷挫折才能成長,因為有這段挫折,才能走到今天。”雖然已經將一塊奧運金牌收入囊中,但他還希望不斷提高自己的成績。“拿到冠軍只是上了一個臺階,后面的路還很長”。
很多粉絲特別對林清峰的興趣愛好也很好奇。他說,只要是體育運動他都喜歡,也喜歡看看電影、聽聽歌。
林清峰很有練舉重的天賦
“清峰小時候很懂事,知道家里經濟不好,一直想賺錢。”林清峰的爸爸林志仁動情地說。據了解,他的父母和姐姐至今仍住在一套32平方米的房子里,這是當年林清峰的父親林志仁的單位照顧貧困戶分下來的。2009年拿到世青賽冠軍時,清峰就堅決不讓母親外出打工了。
小學四年級時,林清峰身高僅有1.2米,立定跳遠成績卻達2米多。一開始他在校隊練鉛球,后經人介紹才轉行到體校練舉重。啟蒙教練薛元挺介紹,剛見到小清峰時,便覺得他很適合練舉重,在舉重方面頗具天賦,但林爸爸擔心身高會受影響并不贊同。然而,對舉重著了迷的林清峰為了夢想常常瞞著家人跑去體校練舉重。后來,薛教練多次找林爸爸解釋練舉重不會讓孩子變矮,這才放心讓林清峰練舉重。
林清峰13歲便獲得全國少年舉重賽冠軍,一年后上調省隊。但此后,林清峰因不適應教練的訓練方法,曾兩次被省隊下放回到廈門。第3次回到省隊后,林清峰轉投萬建輝門下,只用了數月,萬教練就幫助林清峰把成績提高將近40公斤。2009年,師徒倆商定后,將林清峰從62公斤級升到69公斤級。升級后的第一年,林清峰就拿到羅馬尼亞世青賽的金牌。次年全國錦標賽上,林清峰憑借扎實的基本功毫無爭議地奪得冠軍。倫敦奧運會賽場上,林清峰在挺舉最后一把前已經鎖定金牌。
與冠軍“親密接觸”
奧運余熱未散,許多市民表示希望與家鄉的奧運冠軍“親密接觸”。昨日上午,陳淼鑫、張開彭、劉泉成、林里楠、吳文聰等5名熱心讀者隨本報記者到馬甲鎮與林清峰面對面互動。
“清峰高聳沐朝陽,奧運聲威壯脊梁。謁祖四鄉光社稷,成名一舉普天揚。”在林清峰謁祖現場,來自豐澤區泉州詩詞楹聯學會的張開彭、劉泉成兩位老伯即興創作了這首《清峰贊歌》。“我希望通過寫詩的方式對回鄉謁祖的林清峰表達一個特別的祝賀。”劉泉成說。此外,兩位老伯還合作送給林清峰一副藏頭聯——“清聲一吼山河動,峰聳雙輪日月輝”。
石智勇、廖輝、陳文斌、馬文廣、李宏利……一件簽著眾多奧運舉重明星的T恤出現在記者面前,它的主人林里楠說:“這件T恤我一直舍不得穿,連商標都沒剪掉。”曾是北京奧運會泉州站火炬手的林里楠介紹道,這些都是他們2008年來泉州參加熱身賽時簽的。他的心愿是在這件T恤上加上倫敦奧運會冠軍林清峰的簽名,此次終于如愿以償。
“這是自己第一次親眼見到奧運冠軍,機會實在難得。”吳文聰是泉州六中的一名體育老師,也是乒乓球、游泳和籃球教練,“我接觸的體育運動在10項以上,業余時間參加過的項目更數不勝數。平時非常關注舉重運動,今天是個向奧運冠軍學習的好機會。”
而南安市民黃經綸在看了本報的報道后,根據報紙上林清峰祖宅的樣子花費兩三天時間制作了電烙畫,自己搭車趕過來,只為了將畫親手送給這個咱厝的奧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