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人嵇康在《贈兄秀才入軍詩》之一中寫道:“鴛鴦于飛,肅肅其羽。朝游高原,夕宿蘭渚。邕邕和鳴,顧眄儔侶。俛仰慷慨,優游容與。”嵇康在詩中描述了自己與兄長陶醉于山水之間的自在與快樂,那長滿蘭草的小洲,一汪清澈的湖水,聲聲相和的水鳥……由此,這首詩也是用“鴛鴦”來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
晉人陸云,字士龍,年輕時與其兄陸機齊名,號曰“二陸”。晉人鄭豐有《答陸士龍書》四首,第一首題名《鴛鴦》,序文曰:“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岳,揚輝上京。”此處是以“鴛鴦”比喻陸機、陸云兄弟的。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唐朝詩人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把一對情侶的情切切意綿綿刻畫得淋漓盡致。據1980年版的《辭!罚“鴛鴦”比夫婦,即始于盧照鄰的詩。從此,“鴛鴦”成為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表率,成了人們心目中永恒愛情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