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是病死的么?
清宮醫案的確告訴人們,光緒是病死的。但是,從光緒死的那天開始,人們就懷疑他不是正常死亡,這也是事出有因的。光緒雖與慈禧以“母子”相稱,實際上他并不是慈禧親生。光緒皇帝,姓愛新覺羅,名載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豐皇帝的侄子。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出生在宣武門太平湖畔的醇郡王府的柳蔭齋,其父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豐皇帝的弟弟。其母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妹妹。
從這些關系講,他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患天花病死。同治帝死時年僅十九歲,身后無子,按“兄終弟及”做法,可由其弟即位。但同治帝為獨生子,則應從其最親近的親屬中選一子弟繼承帝位。大臣們提出的最佳方案,是由他的大伯父即道光長子奕緯之孫溥倫作為他的嗣子,由其即位。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倉惶出逃。相傳臨行前還不忘處置珍妃,令太監崔玉貴把珍妃推到寧壽宮外的井中害死。當光緒得知珍妃的死訊后,精神徹底崩潰,舊病復發,日趨沉重,再也無法康復。從光緒自幼多病,到青年以后的病情逐步加重,都與他的政治處境和精神 生活密切相關。
可見導致光緒致病的重要原因與慈禧的長期壓制和打擊是拖不開關系的,這樣說來,民間所傳的是慈禧置光緒于死地,也又、并非全無道理。特別是在戊戌政變以后被囚禁的十年漫長歲月中,他一方面悲觀失望,前途渺茫,一方面又日夕擔心受怕,心情緊張,生活上更無人細心照料,使得他的病情不斷加重惡化,終至不治。
但是,不管光緒究竟因何而死,都與他在位時遭受慈禧的控制以及在精神上受到的摧殘,在身心上經受的折磨,最后甚至將其骨肉拆散有著分不開的聯系。可嘆,光緒皇帝這一生真是沒有過過一天舒坦的日子。他自己其實也是多病纏身的。光緒的死,與慈禧控制下的清王朝黑暗腐敗密切相關。如果說光緒入宮為帝,是出于一種政治需要,那么他的死去,也未必不是清廷政治腐敗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