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河流,漲潮之際都是攜砂帶浪、滾滾東流,水勢洶涌更是不在話下。千百年下來,每到漲潮的事后,狂濤巨瀾曾使得多少樓閣席卷而去。不過,在長江之中卻有一座建于宋朝的1345年的《觀音閣》橫江而峙超過700年,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從畫面上可以看到,這座觀音閣穩如泰山,每天任由洪水穿過身軀。
這座歷史悠久的《觀音閣》雖然每天飽受滔滔江水拍打,甚至多次被江水淹沒,但還是完好地保存下來,更被當地人稱為“長江第一閣”, 據了解,這座《觀音閣》是由紅石青磚砌成,下面的巨大礁石叫做龍蟠磯,氣勢磅礴,非常壯觀。
根據報導,古人是用這座《觀音閣》來判斷江水漲幅的,每年漲潮的季節到來時,江水就會漫過樓閣,那么大家只能看到它的樓頂,人們就會在家中歇息,避免出海打魚遇到危險。等到水位一退,《觀音閣》就能重新露出來,雖然如今它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斷江水漲幅作用,但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每年都會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