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消息,美國能源部下屬核軍工管理局(NNSA)6日宣布,已于5日在西部的內華達州進行了不伴隨核爆炸的亞臨界核試驗。
另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日本廣島、長崎兩市對此反應激烈。
廣島市市長松井一實表示,“不知道曾聲明創造無核世界的奧巴馬總統,是出于何種考慮才進行這次試驗的。作為被核武器傷害過的地方,廣島市將根據民意考慮今后的對應方針。”據悉,廣島市已經決定于近日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
長崎市“核武器受害者協議會”事務局長山田拓民表示,“這完全是美國的一種威懾行為,讓人們知道他們的核武器隨時能被使用。就核試驗的抗議不應是只停留在表面上,但是無論說多少次他們也不了解核武器受害者的心情。”
據悉,這是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的第4次亞臨界核試驗,上一次是在2011年2月。此舉表明美國在提倡實現“無核武世界”的同時仍堅持擁有核武器。
據介紹,亞臨界核試驗是通過引爆高能炸藥使钚受到沖擊,在不引發核裂變鏈式反應的范圍內獲取相關數據。
NNSA局長達戈斯蒂諾稱,實際上不用進行地下核試驗,亞臨界核試驗有助于維持本國擁有的核武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NNSA強調在本次試驗中得到了比以往更為珍貴的數據數據,因此試驗很“成功”。
據悉,美國的亞臨界核試驗自1997年來已進行了27次。
什么是亞臨界核試驗?
亞臨界核試驗,是研究核武器所使用的裂變材料在高能炸藥或其他方式沖擊(或爆轟)下的物理、化學行為,試驗中所用的武器級钚、高濃縮鈾等核材料的數量以不發生自持鏈式反應為限,也就是說核材料在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達到臨界反應,不釋放核能量,即不會導致核爆炸。
試驗特點
由于亞臨界核試驗不會導致核爆炸,全球核試驗監測網難以監測到,也不會造成破壞性污染,但通過亞臨界核試驗,可以評定現有核武器的有效性及保存時的安全性,因為核武器經過長時間儲存后,核彈頭中的放射性物質會老化、失效。此外,試驗還可以驗證模擬核試驗的結果。
亞臨界核試驗對計算機技術要求很高,目前只有美、俄、英、法等國家擁有這種能力。
由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只禁止實際核爆炸試驗,這使得亞臨界核試驗成為條約簽署國進行核武器實驗主要方案,其他方案包括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核爆炸、在實驗室用特種設備進行物理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