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探索發現 >

末敏彈:導彈裝甲車克星

來源:好男人網2023-12-20 13:57作者:秩名

末敏彈,末敏彈系統理論,現代末敏彈

  末敏彈試驗中被擊毀的坦克遭遇“滅頂之災”

末敏彈是繼傳統彈藥和導彈之后發展起來的智能型彈藥,是傳統彈藥技術、導彈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目標探測識別技術和新型戰斗部技術等相融合的一種新型彈藥,目前主要用于攻擊陣列或集群裝甲目標,如坦克、裝甲運兵車、步兵戰車、自行火炮等,必要時也可用于攻擊火炮、導彈發射車、雷達站、機場上的飛機、停機坪上的直升機、雷達站、艦艇等等。實踐表明,末敏彈是目前遠距離打擊大面積裝甲目標最有效、最具威懾力的武器。

末敏彈總設計師楊紹卿訪談錄

楊紹卿,1941年出生,196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1981~1984年在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研修控制工程,現為中國兵器工業第203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兵器工業首席專家、國家重點型號總設計師。長期從事火箭與靈巧彈藥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工作,歷任國家重點課題或型號“火箭彈飛行理論”技術負責人、“末敏彈系統技術預研”總研究師、“末敏彈先期技術演示驗證”總研究師、“火箭末敏彈武器系統”型號總設計師、“炮射末敏彈系統”型號總設計師等職。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全國國防系統勞動模范、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總裝備部預研先進個人、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光華科技獎、俄羅斯國家莫欣科技獎等。2010年12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五部門,聯合授予他“國防科技工業杰出人才”稱號(迄今共十位科技工作者獲此殊榮)。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北京發布的《2010~2011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發展報告》披露,近年來,中國智能彈藥末敏彈技術取得矚目成果,繼自主研制成世界一流的火箭末敏彈武器之后,又取得炮射末敏彈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和跨越,使中國成為繼美、俄、德等國之后能自主研發先進末敏彈的國家。

當我國第一個反裝甲智能彈藥X火箭炮末敏彈研制成功后,時任軍委副主席的曹剛川上將指出,它“標志著常規彈藥向智能化發展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傃b備部認為,該裝備是“我軍最有效、最具威懾力的遠距離反裝甲武器,在我軍精確打擊彈藥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指出,“它的研制成功,為我軍開辟了智能彈藥裝備的新領域,標志著我國在末敏彈技術領域已躍入世界先進行列。” 成長篇

末敏彈是繼傳統彈藥和導彈之后發展起來的智能型彈藥,是傳統彈藥技術、導彈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目標探測識別技術和新型戰斗部技術等相融合的一種新型彈藥,目前主要用于攻擊陣列或集群裝甲目標,如坦克、裝甲運兵車、步兵戰車、自行火炮等,必要時也可用于攻擊火炮、導彈發射車、雷達站、機場上的飛機、停機坪上的直升機、雷達站、艦艇等等。實踐表明,末敏彈是目前遠距離打擊大面積裝甲目標最有效、最具威懾力的武器。

末敏彈涉及了許多新技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國研究末敏彈技術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在跟蹤國外概念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EFP戰斗部、敏感器等關鍵技術的可行性研究;90年代初,對末敏彈涉及的幾項關鍵技術開始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到90年代末,我國在末敏彈總體技術、彈道氣動力、拋射分離過程控制、穩態掃描、復合敏感器、目標探測識別、目標背景特征數據庫、小型高速大容量計算機、EFP戰斗部、安全起爆裝置等關鍵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技術的工程化集成,開辟了全新的末敏彈技術領域,為武器裝備研制奠基了堅實基礎,使我國末敏彈技術達到了應用程度。

比如,末敏彈的關鍵技術之一敏感器,我國主要研究了紅外、毫米波/激光雷達敏感器技術,在常溫雙色紅外敏感器、紅外+激光+毫米波復合敏感器、常溫多元紅外敏感器、主/被動毫米波雷達復合敏感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還有如穩態掃描技術,我國主要采用旋轉傘來進行穩態掃描,主要研究了旋葉傘、渦環傘、延伸面旋轉傘等多種傘形。在這一領域,我國的技術比較成熟,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