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日一再否定戰后秩序總理此訪有政治含義
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孟虹介紹,1945年波茨坦會議召開時,二戰還沒結束,德國方面已無條件投降,中日戰爭、日本和美國的戰爭還在蔓延,《波茨坦公告》對促進二戰結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希望去看看波茨坦會議舊址”,中國外交史研究專家章百家介紹,波茨坦會議舊址是二戰重要的歷史地點,是向日本法西斯發出最后通牒之地?偫泶舜螀⒂^和講話也表明,歷史需要正視,二戰勝利成果必須維護。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指出,《波茨坦公告》繼承了《開羅宣言》關于戰后秩序安排的規定,明確規定日本領土范圍及應該歸還中國之前被竊取的領土,這就包括臺灣及釣魚島。
梅兆榮認為,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本身是一個文化性活動,但在當今形勢下,特別是日本否定戰后國際秩序、否認二次大戰勝利成果的背景下,總理此次參觀并講話有一定的政治含義,也有警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