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空中力量:
美國擁有的飛機數量是中國的三倍,不過中國也在努力發展自己的隱形戰機。中國最大的弱點在于發動機行業,新式殲-20隱形戰機(設計用于對抗F-22或F-35)仍需信賴俄羅斯發動機或較差的國產仿制型號。中國正在通過從俄羅斯采購少量蘇-35和數量不明的發動機來應對這一不足。殲-20可能要等到2017年才能開始作戰,而且目前尚不知道獲得足夠數量的殲-20還需要多少時間。必須指出的是,致命打擊型戰機需要的不僅僅是隱形,還必須具備可靠的防空和反地面彈藥、高效雷達、電子集成和其他系統,而且還需要本身可靠、適應性強,F在,中國正在彌補自己缺少強大空中力量的不足,打造世界上最大、最高科技的對空導彈系統。
3. 海軍:
同樣,中國海軍也無法與美國海軍抗衡,這不僅是數量方面,也包括訓練方面。美國有10艘航母在役,而中國唯一的一艘航母目前也只是用于進行訓練和評估,可能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成為航母部隊的有效組成部分,進行遠程部署和戰斗。中國準備發展自己的國產航母部隊,但可能要到2015年才能完成。不過,中國正在發展自己的核潛艇部隊,核潛艇裝備的彈道導彈能夠打擊7400公里處的目標。中國還在關注藍水部署,2008年在非洲東海岸部署了兩艘戰艦和一艘補給船,但這些與美國進行的全球巡邏仍有很大差距。目前,中國最危險的海軍能力是反艦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這些可對美國航母構成足夠的威懾。
4. 總體:
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在快速增長,中國正在訓練部隊執行多種不同使命,同時也在發展空中和海上物資,努力將部隊打造成為一支全球力量。但是,這種發展還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中國不僅需要時間來打造現代戰爭所需的科技,也需要時間使部隊熟練掌握這些系統的高效部署。此外,中國已經發展了強大的威懾力,用防空和反艦導彈來抵消美國的優勢。美國仍遠領先于中國,擁有技術最先進、最有經驗的軍隊。中國必須首先發展全球能力,參加對外部署,同時還要讓士兵參與實戰,只有這樣才有望對美國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