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學系統相當于潛水器的嘴巴、耳朵和眼睛等器官,為蛟龍號提供了通信、地形地貌探測、障礙物探測、測速和定位等功能”。王越超告訴記者,中科院聲學研究所承擔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聲學系統要完成水下通信、定位和探測功能,該所自主研發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與國際同類潛水器聲學系統相比,“功能更完備,綜合性能更先進”。
至于控制系統研制,主要是完成潛水器本體的航行控制和自動控制功能。“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控制系統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精確的懸停定位功能在國外載人潛水器上還未見實現。”王越超說,這種功能可有效減少試航員的駕駛強度,便于試航員集中精力完成目標搜索和作業。
楊波則告訴記者,整個研究經歷是最寶貴的,比如在“壓力最大、最接近崩潰”的時候,他們能堅持下來,最終扛過去就是一種“美好的體會”。“就像我們常常會回想起下潛工作時那幾乎讓人崩潰的‘噪聲’,對我們的聲學系統調制非常不利,但頂著這些壓力,能夠最終把結果做出來,就是最大價值!”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