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羅塞塔飛船從地球出發,在長達10年的時間里一直搭載著菲萊著陸器,經過漫長的飛行并跨越了數十億公里的遙遠空間之后最終與一顆彗星交會。在歐空局為羅塞塔飛船建立的官方推特賬號上,羅塞塔飛船寫道:“在任務結束時,我可能會降落到彗星的表面。但首先我還有許多令人興奮的科學探測工作要去做。”
羅塞塔探測器于2004年發射升空,被認為是人類航天歷史上的一項里程碑。整個飛船包括羅塞塔母船以及一個著陸器,其主要目的是探查彗星的奧秘。彗星是主要由水冰以及塵埃組成的原始天體,將有望幫助科學家們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過程。其中的一項理論認為,在原始地球早期曾經有大量彗星體撞擊地球,并在這一過程中帶來一系列珍貴的物質,包括水和關鍵的生物化學分子。
在去年11月份,菲萊著陸器從羅塞塔飛船釋放并緩緩降落到彗星的地表,并且在其自身攜帶的電池電力耗盡之前的60個小時內,在彗核地表開展了一系列實驗。盡管由于著陸時發生兩次反彈,導致著陸器偏離預定著陸位置并落到了一個光照條件非常不理想的位置上。但隨著彗星不斷接近太陽,這架重約100公斤的小著陸器已經再次蘇醒過來。
在8月13日當彗星抵達近日點時,正在彗星表面的菲萊和正圍繞彗星運行的羅塞塔飛船都將目睹最為壯觀的奇景。但自那以后,彗星就將掉頭再次朝著外太陽系飛去,踏上又一個為期6.5年的回歸周期。